DPReview Sigma DP1 測試出爐

無論是bayer或x3,
原畫素一放大都都是劣化。
看看nikon d3跟canon 1ds就知道,
都是FF,但把d3的12mp拉到21mp跟1ds互打結果如何?









也用不著標哪張圖了,12mp拉到21mp就這樣慘,更何況4.7mp拉到13.9mp,
你敢拿這種放大這種好笑觀點去打nikon家的機皇嗎?



再說出圖多得是人家的作品,
http://www.pbase.com/sandyfleischman/pma_200507
如有出更大圖的專業需求,自然會去尋求更高畫素相機,
但絕大多數人使用如洗照片放網路相簿之類,4.7mp已足夠使用。




換個想法縮圖的話呢?10MP以上的DSLR縮個圖還是比不上DP1嗎?
放縮會破壞畫質是肯定的。
但要玩的是,那一種經得起放大,且還能接受其畫質。
待有空時,俺將手上的Nikon D3及Sigma DP1來場比試,把DP1放大到與D3相同的像素量,看看二者差多少。
有消息再與各位報告。
前車蘭泊: http://eaj001.blogspot.com
拜aniceb2k之賜

sigma論壇的人氣好像有復甦的跡象
dp1love wrote:
拜aniceb2k之...(恕刪)


所以我們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這台機器的設計概念,本來就僅符合一部分人的使用需求,
我們也不用一直強調畫質,畢竟有些人就是不需要那麼好的畫質,
開心的多拍一些照片來分享倒是真的喔!
EAJ001 wrote:
放縮會破壞畫質是肯定...(恕刪)

把DP1放大到D3的12MP也試、把D3的12MP壓到4.7MP也試吧
縮圖演算法選的好的話,應該也可以壓得很利吧
不然乾脆拿D3原圖跟DP1原圖去洗照片看看好了,
洗個8x10來比較看看,我猜想這樣自然可以有公道的結果
dp1love wrote:
拜aniceb2k之賜
sigma論壇的人氣好像有復甦的跡象


令人不解的是,大家都知道他的發言很主觀也有不少謬誤
(其實看那老兄之前的言論,幾乎都是這調調 )
不過各位還是願意打一堆字跟他哈啦... 真的是很閒
這個論壇一堆神話擁護者來宣揚如爽八粒般的神蹟
小弟我不過拿點簡單的知識來指出
神蹟糖衣下的荒唐謬誤
就一堆沒理性得說嘴文出來
到現再也不見到真正有點料的文章

這麼簡單的問題連上哪找資料都點出來了
還是一堆扣帽文


想起以前還有人把X3拿去跟機背比
說比機背畫質好
現在彷彿又回到當時的時光
X3感光原件真的這麼好
那麼機背廠商都不用作啦
好到連"依據作者立場真實解析度要除以四"的450D都贏不了

第一次看到講解科學器材原理的文章
寫錯了還要硬凹為"要依據作者立場解釋才對"
難怪古代會有人相信物理上"地球是平面的"
等一下該不會有人又來張冠李戴凹成"The world is flat"

X3光結構靠光的波長特性去篩選出由上到下的R、G、B三層
以現在的科技而言
這種方式要人不聯想被排在越下方SENSOR的訊號失真越多
還真困難
人類視覺上最敏感的黃綠色光波區域的G
被排在第二層
能獲取的實際資訊量比R還要少

喔~撲~能聽懂的人不知多少?

算了我又何苦打擾他人"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人就是人~古代有相信地球是平的人
演化到現代
也是會有一堆相信八粒、九粒跟一堆神棍的人啦

無知不可恥,後知後覺也不可恥~

明知不覺知恥呼?
疾管局承認狂牛症在牛死3.5小時內才能驗出,證明台灣再檢驗無效!全世界僅美國阿茲海默症(常為狂牛症之誤診)為第7大死因!
aniceb2k wrote:
這個論壇一堆神話擁護...(恕刪)


這個論壇哪有一堆神話擁護者來宣揚如爽八粒般的神蹟??請舉實例,哪篇文是如此?
每個論壇都要討論該論壇機種的好與壞,在Sigma區討論DP1的好話被您視為"神話擁護者"?
那DP1不足之處的批評您沒看到嗎?

很好奇老兄您有用過DP1嗎?一堆裡論的爭辯不如親自試驗
至少我試驗過,心裡也有定數,結論是兩台DSLR指留一台拍拍小孩
重心留在DP1上

很好奇老兄您用的廠牌與機型,若是用Nikon D300,該區也是一堆溢美之詞阿?
誰教我把您設為黑名單,不要看到您的發言
我也氣自己,為何還要回應這個無意義的發言
ad47 wrote:
但是濾色片是固定在感光元件前,每個像素是感應到哪種顏色的明暗灰階早就被決定了
所以即便都是記錄灰階資訊~也跟真正的色盲機(假設有這種機子存在~只能拍黑白的數位相機)
看到的是不一樣的

所以相機感應到的灰階資訊依然是不完整的 或說不一致的,還是要經過差補運算
那就跟拍彩色一樣拉,一樣是感光後運算差補,只是最後沒有把顏色加入~
(恕刪)


你看起來比較有求知精神
特別跟你討論一下
你的想法錯誤在哪

在人類視覺機制中
可見光的顏色由波長決定
可見光的強度(明暗)由波的震幅決定

你懂嗎?
光波是一種波
波的性質有頻率、波長及震幅
人類的視覺機制以光的波長反映到大腦產生不同的顏色區別
而不是如你所說的"哪種顏色的明暗灰階"這樣的方式
SENSOR上的CELL就是很單純的紀錄可見光的所有震幅
前面的FILTER只是幫助SENSOR除了紀錄光的震幅
另外記錄這一部份光波的震幅其波長是多少

SENSOR前的FILTER
可以把RGB以波長濾出來
但卻不會因此影響到光波的震幅(視覺機制中的明暗程度)
這樣你瞭解了嗎
所以BAYER SENSOR在於光的明暗度方面
如果以光轉電訊號100%不失真的狀況下看
是硬體結構有多少畫素
明暗度就是貨真價實的多少畫素
沒有插補
更不會是要除以四這種錯誤說法

簡單的一個比喻
假如這世界上有一隻猴子~其在猴界很帥很有錢~主人還買了台機背給他玩玩
很帥又有錢的猴子~終究還是猴子~只不過是一隻猴界中很帥又有錢的猴子
不會因為其在猴界很帥有錢又有一台機背~其就不是猴子

光的物理性質亦同
假設在人的眼中
這道光顏色很紅亮度很高
但顏色很美亮度很高的這道光~其還是一道光~
只不過這道光的波其物理性質是震幅很強
波長落在人類視覺機制中紅色區段
不會因為這道光在人眼中很紅很亮~他就不是一道光
SENSOR就是忠實的紀錄光的震幅
以及部分的光的波長資訊
疾管局承認狂牛症在牛死3.5小時內才能驗出,證明台灣再檢驗無效!全世界僅美國阿茲海默症(常為狂牛症之誤診)為第7大死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