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RX10II 蓋大樓 拋磚引玉

andrea5 wrote:
我以為只有無低通濾...(恕刪)

以下是該機官方的動態規格:
影片 16:9] f=26-212mm (SteadyShot 標準),f=29-305mm (SteadyShot 動態),f=33-315mm (SteadyShot 智慧動態)
[影片 4K 16:9] f=28-233mm (SteadyShot 標準)
[HFR 960 fps] f=41-330mm (畫質優先),f=59-460mm (拍攝時間優先)
[HFR 480 fps] f=28-233mm (畫質優先),f=41-330mm (拍攝時間優先)
[HFR 240 fps] f=26-212mm (畫質優先),f=28-233mm (拍攝時間優先)

其防手震區分有「標準、動態及智慧動態」,基本上只改變焦距,並沒說到取樣的畫素,但按鏡頭焦距不變之下,作用焦距變大了,是有裁切放大的現象,若以純數位控制防震,則會有相對的畫素小好控制效果。然在畫素足夠之下,就會較微不足道影響影像品質。

而要注意的是,在HFR規格裡沒有寫到防手震,而是以畫質或時間優先作考量。這我是認為,一般有限的焦距內,只要快門大到約1/2000s以上,都可忽略手持晃動的問題,因為手動震動頻率低於力距時間,其會高於這1/2000s很多(註:時間的倒數就是頻率,F=1/S),如1/2000s=2000Hz可形容成每秒擺動(晃動)的次數。

目前看來,會有麾爾紋造成影響觀感不佳,可能是在高FPS下,已無法(有系統資源、處理速度已不夠用)再繼續處理,既有問題就只好留下,留下讓你自己去後製來處理了,這以後我會去作除麾爾紋再看結果、再展示。

AbdA wrote:
以下是該機官方的動...(恕刪)


官方的動態規格似乎說明我的論點是錯的,可是除了上腳架和關防手振也找不到可以改變的因素。

andrea5 wrote:
官方的動態規格似乎...(恕刪)


看看這二個不同的效果:
在 YouTube 上觀看「960FPS--細看投球動作比一比(1/2)


在 YouTube 上觀看「960FPS--細看投球動作比一比(2/2)
AbdA wrote:
看看這二個不同的效...(恕刪)

其實畫面已經很完美了
Set of 20 Cube LUT’s for the Sony A7S
http://www.xdcam-user.com/2014/08/set-of-20-cube-luts-for-the-sony-a7s/
雖然不是專門寫給RX10M2的LUT,不過也很搭,我覺得這個最搭A7s-Filmic3-1OVER,影片的畫質馬上從DC變成專業攝影機。下圖只有換LUT,畫面沒做任何調整。
CyberLink ColorDirector 3














Alec 2010 wrote:
獻醜一下,一月中跟...(恕刪)

很喜歡
秋田內陸線+秋田新幹線慢動作雪景
尤其50秒左右,雪同時往上飄又往下落感覺很浪漫。
慢動作好像拍雪景最搭
SONY rx10m2
夜太黑
墓仔埔也敢去
LR亂調
夜景人像
人多找不到空位












假日、加熱。

今天陽光普照,手動調到1/800s還有EV+0.7,就這樣選「連拍速度優先」;
一按,跑出了十多張,就去頭又去尾:








andrea5 wrote:
夜太黑墓仔埔也敢去LR...(恕刪)


讚喔……,這裡是觀音山硬漢嶺吧?
是的,由遊客中心爬上去,沿路大都夜世界社會。

AbdA wrote:
假日、加熱。今天陽...(恕刪)

這位投手看起來很厲害,手的擺動竟然可以到不可思議的角度,變化球一定相當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