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刪)-勿點-SONY TX1-高速連拍&低雜訊優質名片機 (完整測試)

原來如此...
這就是我沒有爬到文的地方
小弟受教啦
Bar Code Cat wrote:
但是35mm這樣的焦段可以稱小廣角到是第一次聽到...(恕刪)

在下猜測
這位大大應該是被APS-C系統焦段換算x1.5 or x1.6誤導了
35mm x 1.5 = 52.5mm
差不多就是標準焦段
意思是你拿35mm的鏡頭剛好等於全片幅的52.5mm

反過來說若是大大換機拿A850
可以將35mm焦段解放為原本的35mm廣角鏡

還有一點就是
一般的小DC好像沒有固定的焦段換算
35mm好像就是35mm左右嗎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小DC都這樣我也不太清楚...= =
chusam wrote:
一般的小DC好像沒有固定的焦段換算
35mm好像就是35mm左右嗎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小DC都這樣我也不太清楚...= =



如TX1的真實焦距為
6.18 - 24.7mm

換算成35mm等效焦距為
35 - 140mm

如果硬要換算乘以多少的話
那就是乘以5.663

也就是TX1是乘以5.663才能換算成35mm等效焦距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yuxian wrote:
感謝你剛好點出一個消...(恕刪)


原本找不到F30的sample
沒想到有人翻出來了

如果Sony引以為豪的新技術
沒有辦法勝過三年前的舊技術
那就無法視為完全的成功

F30


TX1


F30


TX1



或許用1/1.6吋會贏吧
但1/1.6吋 sensor的機種還沒出現
所以一切都是未知數

至於那神秘的TX1竟然勝過WX1的道理
我到目前也沒有參透過~XD

當然
最....該檢討的
絕對會是Fuji

nthomas wrote:
如果Sony引以為豪的新技術
沒有辦法勝過三年前的舊技術
那就無法視為完全的成功


我已經說過了
只有在同樣鏡頭構造
同樣大小且同樣像素的感光元件下比較

同樣條件下.贏過了才算贏過

感光元件比較大
像素比較低
這樣子贏過似乎也沒什麼值得好驕傲的

就像拿2004年上市的300D來跟F30比較一樣
300D就算贏過了2006年上市的F30..這樣子有比較驕傲嗎 ?

並且就你的截圖看來
1/2.4"千萬像素的CMOS的潛望式相機這種表現
早就沒輸給F30了.....
看來F31fd的神話早就消失了....

我就不相信F30/F31採用潛望式鏡頭.並且縮小感光元件至1/2.4"
且增加像素到千萬...這樣子贏面有多少....
感光元件的技術不可能退步...自然是超過千萬相素的影響
如果相素迷思在不打破.就永遠回不到這麼純淨的畫質..

看看富士自家的Z系列做成什麼樣子...就知道富士早就輸光光了...

既然要拿富士的比
我們就拿同樣2009年上市的Z33來比
這樣子就公平吧...

規格差不多
Z33感光元件還大了一點


Z33 潛望式構造
1/2.3" 1000萬像素

TX1 潛望式構造
1/2.4" 1020萬像素

ISO 800
TX1
Z33

ISO 1600
TX1
Z33

TX1老早就贏過同等級機種一大截了

nthomas wrote:
當然
最....該檢討的
絕對會是Fuji


該檢討的不是富士
而是消費者的像素迷思

一直追求像素的結果
導致畫質不斷下降

就算感光元件技術如何進步
還不如直接減少像素來的純淨

看看F31fd到目前還是巴掉目前所有新機
就知道像素影響畫質有多大了....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昨天去家樂福試拍TX1及T900...又遇到買2000送200..DM上是寫SONY商品不適用.但問賣場人員居然答應讓我有買2000送200的優惠.真是高興賺到啦.當場決定將金色TX1帶回家..金色外表很亮喔!!
yuxian wrote:
我已經說過了只有在同...(恕刪)


富士的確該簡討
你總是在提感光元件大小不同和鏡頭差異
但是時間點不同啊
富士整整讓了sony三年以上
sony卻還沒辦法超越富士
更別說DC和DSLR的差距
遠比DC之間,1/2.4vs1/1.6之間來得大
拿大小差異如此大的300D來相比,這比喻更是不太恰當

把技術 感光元件大小+畫素 和 鏡頭差異 這三個
當作高ISO能力的決定因素
F30照你所說,在感光元件大小和鏡頭差異上佔了優勢
但TX1
得到的是日新月異三年以上的科技技術,而且是全世界感光元件出產最多的Sony
兩方消長,不也剛好求個先決條件平手?!

我們消費者只關心最後出現的成果
我們看到的是
你嘗試要神話的TX1
沒有勝過
甚至於略遜於三年前以上的F30
那如果拉到三年前
給TX1非潛望式鏡頭,給TX1 1/1.6吋的sensor
缺少技術的TX1
還不是會被輸給F30的?!

現在
我最終看到的照片是
TX1沒有勝過F30
那對一個專注於高ISO隨身機挑選的使用者(也就是只管這點,其他我都不管)
我為甚麼要花更多的錢
來買高ISO能力沒有比較好的TX1呢?!

或許以後有你講的blahhh鏡頭
Sony突然佛心加大了感光元件的大小
那消費者有可能會買單
但..絕對不是現在
未來會不會? 不知道

至於高畫素這點
你知道
我知道
廣大的消費者卻都不知道
但那些消費者,卻是廠商最愛的顧客


nthomas wrote:
富士整整讓了sony三年以上
sony卻還沒辦法超越富士


哈...相信瞭解的人早就懂我再說什麼了

如果你要硬要說TX1爛就爛..反正我自己用的開心就好了

照你這種說法
現在每一家廠商DC都沒辦法超過富士三年前的機種
包含富士他們自家也沒辦法超越三年前的F31fd
連富士自己都爛進去了


nthomas wrote:
或許以後有你講的blahhh鏡頭
Sony突然佛心加大了感光元件的大小
那消費者有可能會買單


T系列永遠都會是潛望式鏡頭
T系列走輕薄.永遠都是1/2.4"的感光元件

更大片只會造成機體更大台
這是潛望式機種的宿命

既然你有這種考量.那就不該參考T系列

nthomas wrote:
那對一個專注於高ISO隨身機挑選的使用者(也就是只管這點,其他我都不管)
我為甚麼要花更多的錢
來買高ISO能力沒有比較好的TX1呢?!


原來F30那種厚度叫作隨身機..

爛就不要買TX1~ 去買F30/F31fd ~

我可從頭到尾沒請你買TX1

nthomas wrote:
我們消費者只關心最後出現的成果
我們看到的是
你嘗試要神話的TX1
沒有勝過

本人絕對不勸敗..也不打算神話之..
只是照實寫..

沒人強迫你接受我寫的分享文.. 謝謝
若你看不下去..你不要看我寫的任何文章..
這樣子我會非常感謝你..

這是自由消費的市場..我寫篇文章沒任何稿費..當然也不需要接受任何公評!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冰塊568 wrote:
昨天去家樂福試拍TX1及T900...又遇到買2000送200..DM上是寫SONY商品不適用.但問賣場人員居然答應讓我有買2000送200的優惠.真是高興賺到啦.當場決定將金色TX1帶回家..金色外表很亮喔!!


太扯了啦!!! 哈哈

這樣子賺很大喔.....

可以多買一顆原廠電池了耶
google "標題 + yuxian" 或 "yuxian.yy" 有非常完整評測
yuxian wrote:
哈...相信瞭解的人...(恕刪)


怎麼這樣就見笑轉生氣呢?
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說過TX1"爛"啊
我反而還肯定了他們最新的感光元件技術,不是嗎?
至於富士這幾年來在DC上得表現
真得"很爛"啊~沒什麼不能罵的

你不認為你在神話 不勸敗? 那這一整篇文章在做什麼?
在我看來,就是神話+勸敗的動作啊
其實這也沒有什麼不好的
誰不想替自己所挑選的物品做宣傳呢?
大方承認有何不可?!
而且我還不是第一個提出來的
前面已經有版友提出相同的想法

我說了只比較高ISO
我想對大多數人來說
F30還可以算是隨身機吧~
當然你比較特別,我懂,你要很輕薄的相機~~
那我們就不要用你我的成見來定義F30的厚度究竟能不能夠當隨身機
至少在市場區隔上
他是隨身機,是沒有問題的

老實講
原本看你前面可以替TX1介紹許許多多的東西
知道你很願意替當初被瞧不起的T系列好好討回顏面
我根本對T系列一點敵意都沒有啊~
我只針對圖片說話
畢竟這是所有消費者最關心的
沒有人會去care如果TX1加了什麼或改了什麼,會不會大勝F30
因為
這是廠商要去煩惱的問題,不應該是消費者

結果好好討論,你所展現出來的風度卻不過爾爾?!
最後就放大絕,來個不爽不要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