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鏡頭防手震,也沒機身防手震,然後高ISO也不像現在BSI改善不少,
使用狀況就是缺乏上述規格把FF優勢都抵銷掉了!

當時快門數少得可憐還是賠不少錢出掉了...;
To樓主(只是純猜測):
RX1R3比較”難推出”...恐怕是難有什麼新梗給用戶足夠昇級感...
然後假如要加新規格(比如說IBIS)...要賣多少錢!?二代已經算不上”便宜”了,
只能去跟可樂標比價錢讓自己看起來”很划算“...,這說法能有多大勸敗能量...
至少我是持保留態度;至於鏡頭改IS不是不可能(還有全機耐候咧?),這幾乎牽涉
到ground-up重新設計改款...目前索家是否”需要”投入如此時間與RD資源來
打掉重練...恐怕沒這麼容易!
至於是否需要因此去入RP+35 1.8來墊檔...或許有其他變通吧?
A9丶R2也沒有多大台,最省的就是妥協一點焦段,補一支28/2就可以了;
假如堅持35的視角,現代APS-C已經不錯用,富士X100F也可以看看;
要是想要高於需要...就當我沒說,錢在你的口袋裡,要買什麼就高高興興去買,
別管其他人怎麼想,真的你自己高興最重要,何必需要別人打壞你興緻!?
買什麼器材不見得都需要問別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