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幅有低光畫質。中片幅:笑而不語老實講,幾年前這個是成立的,但現在很難說,現在ISP都越來越強,片幅小有防手震優勢,加上現在軟體很強勢,APSC在LR或DXO抗噪打下去都可以婊的全幅不要不要的。近年影視圈還有個奇怪的風氣-躁點的美感,太過接近完美的數位感都過流行了。個人覺得你的選擇還是以鏡頭為主,即便是旅遊,如果喜歡遠拍,APSC有片幅換算的優勢,如果喜歡廣角,FF大口徑有優勢,論重量,GM已經算做輕量化了,如果不能接受那恐怕FF鏡群都不是你的菜。像個人喜歡遠拍的壓縮感,長焦就是掛機頭,標準焦段我一個鏡頭都沒有,因為帶不出的相機,終究還是拉基。
我本來也是在猶豫這兩台後來我還是選a6700有4K120 更好的對焦 輕便 鏡頭便宜輕便是我最主要的因素 除非有工作需求才會想上全幅不然一般人帶全幅出去玩 重量上有點痛苦apsc用定焦1.4這種來夜拍 也是可以應付真的對夜間高感有需求又掛變焦鏡 還是會選a7s3吧現在相機畫質都非常好 一堆人後期都要加顆粒來減少數位感除非宅式極限評測 那就另當別論了a6000系列也是一堆人初期拿來當工作機 不夠才上去的
nickferdinand wrote:另外APS廣角變焦10-20/F4 11-20/F2.8 體積重量明顯比FF鏡來的有優勢 這兩顆都會伸頭,●Tamron 17-28mm F2.8 Di III RXD A046●SONY FE PZ 16-35mm F4是內變焦不會伸頭戶外蹲點拍攝夜景、星空、煙火時這就差很多,不用怕伸出頭收回帶入一堆灰塵在鏡頭內,由於內變焦,體積、長度自然就不可能變小,有捨有得
Adam SuSu wrote:現在相機畫質都非常好 一堆人後期都要加顆粒來減少數位感 其實不一定,最近朋友買二手200-600,賣家有台A1,我用那台A1測試200-600,ISO 3200的彩色雜訊多到要噴,賣家也在抱怨A1的雜訊...........................朋友為了拍漢光租了A74和200-600,A74的抹雜訊在有樹林或是特定場景下有的部分結果很像DJI或手機那種手法的感覺,因為同時有拍RAW,用ACR解RAW完全不調整連銳利度也不動才發現A74的JPG其實加了很多料,進PS再加PLUGIN處理過後比A74直出的JPG品質還好,但是銳利度會比較差些
目前手邊有R6M2,ZVE1,A6700戶外(台灣)最近出場率高的是A6700。室內拍小孩最滿意的是R6M2。ZVE1 我是覺得自己不夠會用,因為懶得調色,還在試喜歡的直出檔。但如果調色,ZVE1和老鏡的相容度大。另外,ZVE1沒有觀景窗,比較適合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