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bond_z8 wrote:
DC大概都這種水準而已
要更好請上單眼
我不討厭顆粒感,只是雜色很討厭...
我用 A720IS 在 ISO 800 開始顏色變得很平淡,而且偏黃綠?
到了 ISO 1600 那些雜色要是出現在人臉上就讓我很不喜歡。
不過 Canon 處理高 ISO 的方式還真的有意思,
即使降燥之後細節也不會流失太多。
對於畫面細節的保留真的有用心。
(即使是富士的小相機,我也是覺得抹很大... 喜歡哪種調調真的要看個人。)
很少的情況下,我會用 ISO 1600 拍照然後轉成黑白。
畢竟至少能拍下畫面咩。


我是覺得這樣的顆粒感很迷人啦。
ianzoo wrote:
哈!不要再勾引我心中的惡魔了,
總有小朋友快要離我而去的感覺
我有次不小心在大太陽下開到 ISO 1600...

450D 真的是 ISO 1600 可用啊!

不知道為何自動 ISO 都只肯上到 ISO 800 呢?原廠的設定值真的對畫質如此堅持嗎?
(只是人臉還是不適合 ISO 1600 啦。)
我九個月就從 A720IS 跳 450D 了,ianzoo 大大您也加把勁啊。

G9
http://blog.kitamura.co.jp/829/4440/hi1ghjt74p6nqkhz_G9-800.jpg.html
LX3
http://blog.kitamura.co.jp/829/4440/p0g81v48c27ahc52_P1000079.jpg.html
F50
http://blog.kitamura.co.jp/829/4440/kuuo0hl4u7iqq6oq_DSCF0668.jpg.html
先不論好壞,小dc iso800打出來大概就這樣,
我個人覺得大概也只有縮640*480這類小圖能用.....
但在這樣的場景設定下,lx3都得飆到1/40 F2。
大家分享的遠端拍攝圖都拍的很好,很厲害,
但在人物會移動的舞台上,更嚴苛環境下講究的就是成功率,
200mm F4.8的成功率有多少?
這問題丟到配長焦的dslr恐怕都是一個挑戰!
要說G9可以勝任那可能就是我的手太殘,
我用G7在廣角端可以打到1/10蠻有把握,
可是曾經在某致詞(人沒亂動)的餐會上與拍攝家人在摩天輪上用長焦段打十張爆九張。
總之,我們現在討論的東西似乎都比較紙上談兵,
建議樓主有機會直接各借一台,
實地去拍,就會知道自己的需求在哪裡。
cake0715 wrote:
總之,我們現在討論的東西似乎都比較紙上談兵
....

所以我才野人獻曝,把自己爛爛的作品都分享出來啦~

我的 A720IS 可是常常被我帶去這些嚴苛的環境喔!
而 G9 的價錢可是 A720IS 的一倍喔!

偏偏這兩台在鏡頭的規格上幾乎相同,
差在 CCD 大小,鏡片材質和鍍膜,和對焦系統的樣子。
換言之,G9 將會有更好的畫質,和更佳的操控反應才對。
小弟我也不是神手,第一次拿了 50/1.8 這沒有 IS 的鏡頭之後
才知道自己手是多麼的抖。

Canon 的 IS 系統是真的很成功,這點倒是不需要懷疑。
若是問說200mm F4.8的成功率有多少?
嗯... 但是 LX3 沒有 200mm 可以比呀。

比這不對啦,重點是在於大光圈有大光圈的優勢,光圈大一級就是快門可以快一倍,
然後長焦有長焦的優勢,很多時候焦段到用時方恨少咩。
(當然也是光圈到用時方知大光圈的好呀。

我都拍這麼多照片了,別再說人家紙上談兵了咩。

---
題外話,既然 cake0715 大大很熱情的分享了在 ISO 800 下各相機的表現...
G9 很棒的地方在於它盡量去除色差噪點,也就是紅綠色塊,而保留了顆粒感跟影像細節.. 只是對於顆粒可說是沒有在處理。
LX3 很棒的地方在於它的雜訊抑制能有效的保持畫面純淨度,只是犧牲了影像細節。
F50 很棒的地方在於它在保留了影像細節與保持畫面純淨度上取得很好的平衡,只是油畫感一直是富士的特色。
(但是傳說中的夜光神機不是 F30 嗎?記得 F50 好像不能說是富士的巔峰之作,這樣比感覺很吃虧。)
純淨度來說 LX3 最好;
影像細節來說 G9 和 F50 各有特色,LX3 則是為了純淨度而捨棄了影像細節。
(有看到嗎?LX3 那張有些橫跨夜空的電線幾乎都看不到了,而另外兩台有保留下來喔!)
這樣比起來,畫質誰最好呢?青菜蘿蔔,端看使用者的喜好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