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歐飯 wrote:
RX1和大多數的不可換鏡相機一樣用鏡間快門,原本快門就幾乎沒有聲音,聲音大概和手錶秒針行走的聲音差不多

其實很多不可換鏡數位相機還是有用實體快門簾的,尤其是搭配可內縮變焦鏡的機種。
只是因為太小片太輕巧,所以聲音很小聲,只好多個很吵又很假的“快門聲音效”喀擦一下。
(絕大多數片幅都不到1吋,快門簾當然也就小片)
其餘多半採用電子快門,少數定焦鏡的機種才有辦法做鏡間快門進去。

至於RX1的快門聲...
基本上沒有把耳朵貼著鏡頭是很難聽得到鏡間快門的聲音的。
(就只是類似光圈葉片的東西刷一下而已)

預設的快門速度是在1/80,但我自己有搭配EVF時壓到1/20都沒問題。
(我也不懂為何35mm而已要把預設快門拉那麼高)
風景映像。 https://yushenghsu.com

ivthree0939 wrote:
看了官網的樣照
更認同不可換鏡相機走高畫素的實用性了
100%放大檢視仍然清晰
方便後製裁切,有夠犯規的!

雖然大家糾結的無防手震,確實很讓人扼腕
但以既定的相機尺寸前提下要再塞下去這麼多額外的原件,也確實太為難那些來地球打工的外星人了
若不能兼得,那高階隨身傻瓜相機,我想我會選極致微型化的完美平衡
而非體格魁武,但功能接近單眼相機的選項

個人覺得,全幅背照感光原件+更高畫素+內建evf +更強對焦+ 極致輕巧 + 原本口碑優良蔡頭
對沒有rx1/r但追求便攜的使用者來說,已經很完美了

應該這樣說吧~
在相同等級體積重量下,對目前手上有RX1/R的網友而言(包括我)
最想提昇的渴望度應該可以排這樣:
1.對焦能力(速度&對焦點數量)-渴望度10分
2.防手震-7分
3.EVF-6分
4.更高ISO可用-5分
5.更高畫素-4分
6.WIFI&NFC-3分.......剩下的不舉例了
所以雖說很多網友不爽這次SONY沒有大爆發把所有想要的一次滿足
但最重要觀察的還是第一項『對焦』的進步上
說實在的只要對焦能力有到RX100的水準,我就會升級了!!
u865 wrote:
應該這樣說吧~在相同...(恕刪)
我反而想要Leica Q 那MF對焦尺以及mechanical mf... 還有oss (ibis 會加太大體積吧), 但這兩項應該要定製鏡頭…
leica q 明顯比RX1 大,不過還是可以接受吧… 主要是28mm 太令人傷心了
作為rx1 用家,還是等下去吧
u865 wrote:
說實在的只要對焦能力有到RX100的水準,我就會升級了!!

咦...RX100對焦不算強吧??
RX100M3更快一些,不過聽說還是沒Pana的變態
a6000之後的混合對焦就有比較威了
RX1R II若是跟A7R II一樣,能樂勝RX100吧??


還有我看影片注意到RX1R II的彈出式EVF是彈出後直接可用
不用再手動拉出一截,收回也是直接壓下即可
我猜是機身比RX100M3/M4還厚的關係,所以設計更方便使用

SKAP wrote:
咦...RX100對焦不算強吧??
RX100M3更快一些,不過聽說還是沒Pana的變態
a6000之後的混合對焦就有比較威了
RX1R II若是跟A7R II一樣,能樂勝RX100吧??

我想RX1RII的對焦能力不可能和A7R II一樣的
說真的有RX100一代的水準我就知足了

u865 wrote:
我想RX1RII的對焦能力不可能和A7R II一樣的
說真的有RX100一代的水準我就知足了


這很難說。

單一不可換鏡的優點就是什麼都能做出最佳化修正。
主要問題是追加了這麼多修正參數(我覺得物理性的修正可能只是很少部分,應該都是演算法),
那會不會過熱和吃電這些問題變嚴重。
-= 散仙 =-
cchangg wrote:
主要問題是追加了這麼多修正參數(我覺得物理性的修正可能只是很少部分,應該都是演算法),
那會不會過熱和吃電這些問題變嚴重。

你的擔心多慮了

因為相機是每次拍完照就需要"即時處理"產生JPG

不可能有時間像電腦轉RAW一樣可以慢慢跑

所以這個RAW->JPG,還有套用數位修正

不管是鏡頭變形、暗角、色彩調整、銳化、抹噪等等

都是建立在相機處理器能負荷的範圍內

基本上就是把該相機各個焦段、ISO弄出一個個範本參數然後選擇套用

必需要不影響下一張拍攝的程度,像每秒連拍5張的,1張處理時間會低於0.2秒

這個技術早就純熟到不行,不存在"追加了這麼多修正參數"、"過熱和吃電"

拿RX100來舉例,到RX100M3更換成3倍快的BIONZ X處理器

SONY才新增細節重現、繞射抑制、特定區域雜訊抑制這幾個數位修正
(其實就是更好的銳化運算方式、縮光圈後的數位修正參數、抹噪運算邏輯加強)

這東西要是套到RX100就會大幅拖慢速度,造成每拍一張就需要等運算

沒有廠商會這麼作,都是建立在處理器負荷範圍內,只有處理速度提升時,才會去追加or改良

目前看到比較特例的只有HDR運算,這功能很好,廠商非加入不可

但運算量又很龐大,所以大部分的機種儘管優化過了,還是需要幾秒的處理時間

SKAP wrote:
你的擔心多慮了因為...(恕刪)


JPG 等級的修正還好呀,怕的是跑 14bit 等級的 RAW 修正吧....
當然現在各家的 RAW 都多少有加入修正參數。
但有些修正因為可換鏡的不固定因素無法加入,
現在鏡頭固定了,要多算什麼都可以。

Canon 就有成像圈不夠大都能用算的補上的偉業.....
-= 散仙 =-
沒4K有點可惜+沒手震又可惜…
請問SONY 此系列的降價率如何?

謝謝~會很硬不太降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