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onzhadous wrote:...一吋感光+可悲的2.8光圈,夜拍絕對死給你看,蔡司加持也沒用
這種規格超過兩萬就是敲盤子了,追求畫質與輕便間的平衡,各家的APSC絕對比這台更值得買...
...是啊...鏡頭再好焦段涵蓋範圍再廣...1吋底還是1吋底,這種畫質付個2W已經
很偷笑了,但S家不斷用疊加規格的方式代代拉高售價...消費者付得爽快,廠商
賺得高興,何必掃人家的興抓人家的痛腳咧!?
沒打算去搶購或大呼萬歲的,不怕被嫌沒錢或被圍剿!?E大有種在下比較膽小,
只敢引言狗吠火車個幾句...沒打算擋人財路或掃人家的興,不過這個價錢敢開
出來,應該不怕人家用稍微專業一點點的角度來挑剔吧!?

外星粉最喜歡拿來攻擊其他家的4k錄影,好像沒4k的都是垃圾,不過機身太小沒
熱靴又5分鐘過熱都勉強說得過去,但連個小小的收音孔都不給合理嗎!?
改天涯鏡之後光圈是變小了許多,不過有必要拿掉非常方便的ND嗎!?
然後觸控終於給了,但還是維持殘廢的選焦點反應還不夠靈敏,人家1萬多的DC
早就反應迅速又沒限制,不是外星科技的看圖刪圖快速方便又直覺,還什麼專業
的用戶大多不太把觸控列為改進重點,難道專業用戶就不看圖刪圖,喜歡去用那
不大好使的轉盤以及太小的刪除鍵嗎!?比起其他號稱外星科技的”高階”功能,這
才是一定會又最常使用到的部分吧?是太簡單了不想去弄!?
上一次一代昇三代,鏡頭大改還多了可有可無的EVF...全新公司貨入手價23k多
覺得代價合理,最近感覺熱靴無望,連二代也花了8k多收了進來,代價不高玩玩無
妨,不過後續的定價走向與硬塞進去的外星科技could justify the money!?

三代規格加個相位對焦與觸控就很不錯用了,鏡頭的話遠端有等效100或105差不
多了,重要的是光圈不要小於F2.8(同時廣角維持F1.8),否則拍人連打內閃都很難用;
當然,以上所言既基本又乏味,一點也不酷炫恐怕是行銷上的災難,加上那些平常又
實用的規格只賣個2W多...哪賺得夠啊,粉絲又怎麼大呼萬歲大推外星科技,所以幹嘛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破壞這歡樂的供需關係呢?
即使有六代這個規格,就一定值1200鎂,為什麼不可以是25K台票!?

慢走不送我自己講,掏不出錢來的在這沒說話的份,在下一邊玩沙坐等衝組的開箱,
覺得便宜又合用的趕快去買,別說什麼我反勸敗,沒人買的話哪來便宜的二手可以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