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沒拍夠就掛點的SIGMA DP1相機,在苦思如何處置同時參考了官方型錄後,浮現了"標本"的靈感

從正式接觸攝影到現在也有八年了,雖然資淺但有幸能見證ˇ到傻瓜相機(個人定義為小片幅感光元件的DC)無論在畫質、造型或作工最顛峰的一段時期。
從早期的Olympus 8080、CONTAX TVGS 到後期的RICHO GRD、Fujifilm X10等等,縱然市場的改變讓傻瓜相機已不再有當年百家爭鳴的榮景,但是這些登峰造極的經典名機的價值依然是許多Fans最美好的回憶....。
由於傻瓜機在耐用性以及支援和維修性上較不如單眼,一旦有年紀的機種故障時修理上就相當麻煩。
將不復維修的DC廉售,或者擺放著把玩,亦或是拆解欣賞後只留下感光元件其餘報廢,這三種方法都讓呂小少覺得未能將相機本身價值完整發揮而感到可惜,在歷經DP1不幸報銷的創傷後,鼓起了假掰式"果敢的勇氣以及不悔的決心",挑戰出我的第四個結論,"相機標本"。
第一次製作的相機標本,經驗不足以致規劃上不夠周全,貼合以及擺位上還有待加強

相機標本作法大致如下:
1.可至知名瑞典家飾購買如上圖的玻璃黑邊相框,價格三百多塊,質感還不差,加上大小幾乎可對應所有傻瓜機,比起訂做來說算是划算也方便,當然啦,質感畢竟還是有差。
2.將相機徹底分解,並記得拍照記錄(免得在重組時忘了零件原構造及位置)

雖然是小相機,不過構造上遠比我想像中還要精密複雜,非常紮實的做工(相較下DP1真的是簡單)


依零件種類歸類收在拉鏈袋,在編排時才不會混亂。

全拆解後的大合照,看起來不起眼的傻瓜機,沒想到零件多到令人咋舌

3.以相機顏色來決定底色,並用噴膠或將雙面膠貼滿底紙後黏在相框背板上。底紙顏色依個人喜好決定,但大致來說黑或銀色的美術紙是較好搭配的顏色。
4.將分類的零件開始決定編排位置,以小弟經驗來說相機本身置中,最核心的感光元件為上,主基板和螢幕置下,其餘空間則可利用小零件(轉盤、把手、按鍵、閃光模組)等等來填補,可以用相機和零件對應的位置來作為擺設準則。

5.最後是難度最高的固定了,平整的黏貼面可利用雙面膠固定,需要補足高度或不平整的凹凸面的黏合就用泡棉膠帶,而白膠可用在細小零件(如螺絲)的黏合,最重要的一點,感光元件等和主機板為核心零件,黏貼時可利用泡棉膠帶多層堆疊起來增加高度,在呈現上可以凸顯與其他零件的對比

很假掰的把非常普通的螺絲也裝模作樣地黏上去,沒想到這是最麻煩的一項

6.獨一無二的"回憶經典"完成,掛上牆向親友炫耀吧

核心零件的CCD特寫,雖然跟DP1相比只有七分之一的大小...

雖然只是台造型非常普通的相機,一旦表框後質感馬上加分...

CONTAX TVGS是小弟心目中最美的夢幻標本機種,不過由於數量過於稀少,很少看到有賣家出售...
不只相機,手機或隨身聽等等應該都很適合作"標本",有興趣的高手,來挑戰看看吧,以上就是小弟提供給大家作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