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X10m3 vs EOS M3RX10 :EOS M3 :這二張照片都有調整過(應該說我所有的照片都有調整過,皆不是直出,僅供參考)可以注意的地方:一、發色的調性:M3 有強烈的暖調傾向,RX10m3 則是稍偏冷調。二、綠色的發色特別不同三、中央到邊緣的銳度差別四、細節的表現(陰影處、陽台上的花)
RX10m3 與 EOS M3 的發色差別:儘管我已經把 M3 的黃色調與紅色調拉下去很多了,不過畫面仍是很明顯地偏暖。當日的天氣是陰天。不過在那樣侷促的地方(伯恩大教堂的高塔),超廣角還是有它實用的意義。此外,儘管都是在最低的感光度,雜訊表現與細節表現卻也有明顯的差別。RX10m3 :EOS M3 :
打燈或不打燈?我很偏好在大太陽下打燈。現代使用鏡間快門(=沒有閃燈快門同步限制)的相機,加上有人臉辨識,能精準地打光補光。我發現在大多的場合使用閃燈補光打光不僅可以讓前景(人物)更突出、臉色也更好,也讓影像也更扎實、細節更豐富。這也是我出遊偏好使用 RX1/RX10 而非 A7 的主要原因。不過 RX10m3 打燈通常會導致影像較暖調,但後製時可以輕易調整回來。不開閃燈:開閃燈:
danieltflu wrote:我認為相片的發色有.二年前我是使用 RX1 與 G1Xm2,就會發生同一個場景卻完全不同顏色表現的問題,造成時空的混亂..(恕刪) 上面幾張相片看的出來有什麼不同嗎?兩台相機D800E 24-70MM F2.8RX10M2如果沒辦法分辨有沒有考慮拍RAW套用相同描述檔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54&t=3556825&p=41#59447398解決同一個場景卻完全不同顏色表現的問題這兩台相機都套用M9_F描述檔以後就不用煩惱發色問題exif沒刪除自己看解答
EOS M3 vs RX10m3 :描寫力與發色傾向的不同。發色上沒有誰好誰壞的問題,只有記憶色與真實色之間的拿捏,以及後製空間與時間的掌握。描寫力上無法換鏡頭的消費型機器反而更能對於鏡頭+感光片最佳化,小感光片在最大光圈時幾乎就是最佳畫質了。
danieltflu wrote:EOS M3 vs...(恕刪) 你沒有聽懂我的意思發色當然各有千秋但是出國旅遊如果兩台相機兩種發色看起來也怪怪的如果把兩台相機調整成一種發色如果要後製是否更方便做成相片秀不會感覺兩台相機的相片跳來跳去以我的相片為例一台SONY一台NIKON如果把它當成傳統相機我的底片不是SONY的也不是NIKON的而是兩台底片都裝Leica M9_F鏡頭片幅雖然有差異輸出後發色極為接近
嗯...小弟雖然閱機無數,但不敢妄稱攝影人,只是一個貪懶惰求便利快速、僅僅在記錄家庭生活的照相爸爸罷了。前言也說過,小弟只拍 JPG,而每一張照片的後製處理時間平均約十秒,不超過二十秒(出門時每天要處理幾百張甚至上千張照片;當同一件事情要乘以一百或一千時,想法與作法就會不一樣),主要也只是調整明暗色調(高光、暗部、中間調)而已,必要時還會拉拉色溫罷了。如果有啥經驗可以分享的,大概就是:相機也不是越大越好,各種感光尺寸、乃至可換鏡頭不可換鏡頭的相機,都有它的優缺點。根據自己的需求善用各種機器的優缺點,而不用一昧追求大感光片、神鏡、或是 RAW 檔。各家相機的 JPG 在記憶色與真實色之間的取捨、差異、與影響。閃燈,尤其是沒有快門同步限制的閃燈,其實比想像中要有用實用得多(小弟十之七八都有開閃燈拍攝)。照相而已,我只是照帶人帶景的家庭生活照而已。至於能不能把相片調成像是同一台相機拍的?可以,不管是 JPG 或 RAW 都可以。只是很耗儲存容量、時間、眼力、與心力,所以不是我這個貪懶惰求便利快速、僅僅在記錄家庭生活的照相爸爸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