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有名的相機品牌都是日本?

lky2006 wrote:
為甚麼出名的相機品牌都是日本?

不只相機吧, 日本品牌的產品價格低, 才是大多數人買得起的, 也才會出名.
個人看法是,雖然現有相機的光學等專利被日本掌控,未來有機會重新洗牌。

半導體技術的進步,讓小小一顆晶片有驚人的計算能力,未來應該會以計算光學 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與調適光學 adaptive optics為發展主力,簡單而含糊得說,就是光學結構盡量縮小簡化,經過與現在不同的光學 filter後, CMOS image sensor抓取出粗糙、人眼很可能看不懂的影像,經過晶片計算後變成一般人所需要的影像。舉例來說... Lytro.

像是變焦鏡頭,現在是垂直移動機構,未來可能是橫向移動機構,www.dynaoptics.com,最大高度不超過 6mm 的 camera moudule, 中央厚度不超過9mm的手機擁有現有消費相機變焦功能?

HD CMOS image sensor現在很便宜,embedded CPU都要八核心了,再送一顆 GPU,未來的相機很可能是與現在非常不同的結構,主要的功力都是在演算法上面,有什麼實驗室做出新的演算法,拿個 open hardware 改個 code, 又有個新品牌的相機準備上市,也許是透過kickstarter募資網站開始,或是免費 APP作推廣。

也許十年後會變成,有品味的人堅持使用傳統的 DSLR,可以拍出特殊風味的照片? :)





lky2006 wrote:
大大你的相機知識挺淵...(恕刪)

lky2006 大:

這個可以回憶以前學習物理學歷史發展,早期物理學發展中心是從英國與法等國家,後來近代物理發展就往德國,後面二戰緣故使得接著是到美國手上。

如果有看光學與顯微鏡學發展也是同樣狀況,當初萊文胡克的簡單鏡片組光學顯微鏡,德國近代顯微鏡發展到後面,也因為光學波長限制最高解析能力而走向電子顯微鏡,後來戰爭緣故,電子顯微鏡技術就一大半出自美國。


相機發展也是從純機械光學,後面半導體應用電子學發展,接著光電發展到出現數位相機,而日本其實一直以來都是扮演學習者腳色,學著當代最強國家技術跟著做。


像是NIKON當初一開始從二戰中爬起來時候逐漸從這些國家建立學習,那時候美國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廠是NIKON客戶,NIKON提供鏡頭給他們使用,到後面NIKON自己也開始建立起自己半體體設備製造的能力。




至於為何德國一些發展怎麼會變這樣?

禍害算是來自美國造成。
在美國以前,這些都是科學技術,但是從美國在半導體年代時開始把這些和法律搞成專利技術,等到後面日本學會美國招數,日本自己寫一堆專利技術之後,後面想要發展也都同樣會受到這些專利限制。
sroach wrote:
半導體技術的進步,讓小小一顆晶片有驚人的計算能力,未來應該會以計算光學 computational photography 與調適光學 adaptive optics為發展主力,簡單而含糊得說,就是光學結構盡量縮小簡化,經過與現在不同的光學 filter後, CMOS image sensor抓取出粗糙、人眼很可能看不懂的影像,經過晶片計算後變成一般人所需要的影像。舉例來說... Lytro.
...(恕刪)

說真的,我覺得你根本不曉得Lytro的運作原理~
誰跟你說Lytro的影像是用晶片「算出來的」!

Lytro使用的是一種「包圍對焦」的技術,
簡單地說,就是同時拍下複數對焦點的照片,
然後再透過軟體取得你想要的焦點照片而已,
所以小小的解析度卻擁有驚人的檔案大小,
而且目前只能靠特殊軟體去看~
近代的相機大廠剛開始都是因為軍事用途

日本的NIKON一開始是鏡頭 而不是相機
萊卡是德軍的 當然 俄羅斯 美國等都有自己的軍用相機

德國 日本都是戰敗國家 一個戰敗的國家會需要更多的建設以及企業
一個一無所有的國家 也容易造就品質精良的企業
德國 日本 兩個國家民族不同 但是對於細節的要求 甚至在產品的路線上
幾乎都是相同的 高品質 學徒制等

耐用 成像好 方便等 也成了德國 日本相機的代名詞
德國萊卡偏向手工少量生產 且有優秀的光學成像
相機質感一流 於是變成了精品的代表

日本的相機 則是大量生產且耐用 而且底片時代多元發展
如4/3半片幅相機 對於12張 24張底片使用者來說 是一個福音
拋棄式相機 立可拍等建立了日本相機的形象

半自動測光相機 半自動電子相機等也都是從日本品牌開始發揚光大
以前的底片相機 加上把手 可以六連拍 八連拍的 且價格相對實惠
無論生態 飛羽 競技 運動 風景等都適用

光是充斥大眾家庭的傻瓜相機包含底片也是日本品牌的時候
要使用其他國家沒聽過的品牌 機會高嗎?

一樣日本相機來說 SONY的全片幅 APS-C片幅 使用者就少K C兩家很多
除了知名度(從爺爺時代留下來的單眼相機 你看不到SONY )
加上很多普立茲獎得主的相機也都是日本相機
要不有名 也難啦
所羅門的惡夢666 wrote:
但是很快1992年與Honeywell公司(一家空氣濾清器生產公司,不做相機)
的AF專利權敗訴後(賠了約當時150億日圓左右)

您這種說法跟以為 GE 是家電冰箱公司差不多......

Honeywell 從空調恆溫器起家,一路做到飛機導航、商用電腦等等範疇
它也曾經是 Pentax 在美國的總代理
貓,鐵道,cosplay https://www.flickr.com/photos/dormcat
dormcat wrote:
您這種說法跟以為 GE 是家電冰箱公司差不多......

Honeywell 從空調恆溫器起家,一路做到飛機導航、商用電腦等等範疇
它也曾經是 Pentax 在美國的總代理


Honeywell作的東西還不只這些,
IDF經國號的引擎本來是Garrett研發的,
後來Garrett跟Honeywell的軍用/航太部門合併,
現在的製造商就是Honeywell。
另外他也有做一堆戰機/衛星的導航控制,
同時也是美軍核彈的製造商之一。

"軍工複合體"不是隨便說說的

melanoma wrote:
Honeywell作...(恕刪)


沒想到Honeywell有這本事? 還以為只會做做家電而已。 這有點像三菱,小從鉛筆大到火箭推進器都有做。
技術問題,影印機也是日本的重要產業
佳能,理光,全錄,東芝,國際版,夏普,都是日本的
不過這些民用的消費產品的科技,
還是距離超級強國的核心科技有段大距離.
這是肇因基本的成本問題.
日本能這樣專心民用科技的大步演進,
一大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國家不必負擔巨大的國防費用,
這是有美國大叔花大錢在幫忙看守大門.
說日本的相機大廠今日的獨霸格局,
想見當年萊卡不可一世的年代,
那時傳說萊卡的新相機的首賣前一百台買主都是NIKON.
這篳路藍縷的光學路程造福廣大的平民攝影.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