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相機大廠可以好好思考一下,即使是高階機種,也切分成職業機種跟家庭機種,因為很多業餘愛好者重視發色的感覺更多於動態範圍,而這些人並不具備非常高超的後製能力(也沒那麼多時間)。像投影機,一樣的等級就會分商用機跟家用機,兩者的對比、亮度是剛好相反的。CMOS雖然先天物理特性無法做到跟CCD一樣,但要調到接近,並不是做不到的事。家用高階機種市場有多大? 看對岸的淘寶成交數量,永遠都是D800、5D3 這等級的數量遠大於其他低階等級。
剛好翻到一篇裡面正好有CCD與CMOS的比較圖..http://fstoppers.com/review-of-the-phase-one-iq250-medium-format-cmos-back 看不太出CCD的優勢在哪裡,廠商多採用CMOS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吧。至於對照片的觀感,隨著sensor的性能與動態範圍越來越高,我想圖像設定也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