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的色彩,何時才能超越CCD?

其實在想這個問題以前
可以試著想想另一個更嚴重的

為什麼不管是CCD還是CMOS,不管怎樣都拍不出正片或負片的質感了阿?
因為質感是失真的附加價值,失真少,質感就沒了。
fake802 wrote:
因為質感是失真的附加價值,失真少,質感就沒了。^++^


因為定義失真的指標並沒有成功地反映人們實際感官
所以才會有一些性能極好但是卻沒辦法反映出質感的現代相機

biaw78 wrote:
為什麼不管是CCD還是CMOS,不管怎樣都拍不出正片或負片的質感了阿?


兩種曲線、調性完全不同
數位式少了質感,多了高感度、多了解像力
各有千秋
psyclonzero wrote:
兩種曲線、調性完全不...(恕刪)


嗯,您誤解了,解像力和高感度都是公認的好特性
而且解像力和高感度的進化不必要伴隨質感低落這個附產品
我覺得相機大廠可以好好思考一下,即使是高階機種,也切分成職業機種跟家庭機種,因為很多業餘愛好者重視發色的感覺更多於動態範圍,而這些人並不具備非常高超的後製能力(也沒那麼多時間)。像投影機,一樣的等級就會分商用機跟家用機,兩者的對比、亮度是剛好相反的。

CMOS雖然先天物理特性無法做到跟CCD一樣,但要調到接近,並不是做不到的事。

家用高階機種市場有多大? 看對岸的淘寶成交數量,永遠都是D800、5D3 這等級的數量遠大於其他低階等級。





打鐵匠 wrote:
我覺得相機大廠可以好...(恕刪)

非常贊同
我要高端機的機器性能
我也要所謂的討喜顏色
同樣是Fujifilm,遇過幾個使用X系列後,還是很喜歡使用S5 Pro...這種滿主觀的...要怎麼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