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sonyalpharumors.com/rumor-sony-zv1ii-will-feature-a-newly-designed-18-70mm-lens/有傳聞S家第2代的ZV1會採用等效18-70mm的鏡頭,如果真的是推出的話,這個就是樓主想要的東西
終於有個正經的牌子出了一台正經的產品…ZV1M2等效18-50這焦段是真的不錯,望遠端光圈剩F4有點可惜,不過似乎沒OIS?還是只是我沒看到?如果是的話那真的就有點可怕不知道這顆鏡組還會不會拿來給RX系列當下一代機用?不然我一個不錄影的人買這來拍照好像也怪怪的
featheringer wrote:不過似乎沒OIS?還是只是我沒看到?如果是的話那真的就有點可怕不知道這顆鏡組還會不會拿來給RX系列當下一代機用?不然我一個不錄影的人買這來拍照好像也怪怪的 確實沒有OIS大概是sony自認為現在vlog是潮流拍照市場向的小DC不再重要了 (賣不動)所以開發了乍看之下好香的18-50mm新鏡頭結果卻沒有OIS (反正vlog自己有穩定器)DC的OIS都是做在鏡頭上的不是靠浮動CMOS補償防震所以這顆鏡頭直接拿去給未來的RX新機的話也是一樣沒有OIS個人是不太認同這種操作方式啦雖然vlog確實是快速成長中的新市場但很明顯的普羅大眾還是拍照行為遠大於錄影增加針對vlog市場的賣點設計並不等於就需要犧牲拍照市場需要的功能這個操作等於直接放棄了拍照為主的使用者一台沒有OIS的小DC縱然你是一吋片幅但低光環境下也不會比手機有優勢
2024三月,再來回顧一下,這應該是我最後一次回顧這篇文了…我已經懶得再去說手機跟相機差多少、大小片幅的差異還是光學跟演算法的拉扯等等等,那都講過太多了,扯不完…要不是台灣沒正式引進(我不想帶兩支手機出門),不然下面這支"手機"才真是我心目中理想的"相機"等效18的超廣角跟等效35的主鏡,而且兩者完全同等級硬體也同等級畫質,就差一個現在正夯的長焦微距…除此之外我個人完全找不到缺點,作為一台講究極致攜帶性的隨身機,我覺得這樣就夠了我只是單純覺得,現在的相機市場如果你不是職業用戶、純粹拍興趣的,那你不夠有錢有閒還真的是玩不起…光說一個LR修RAW要付月租,抱歉我真的玩不下去了,不是錢的問題,是我真就一個月拍不出幾張值得修的圖,而且我到底修給誰看?別說還有別的能用,我就只用得慣LR怎麼了?在這種生態背景之下,我真的不在乎到底有沒有我想要的相機了…這一等十多年過去了,看起來就是Sony的ZV1M2是唯一解,然而它的各項設定除了等效18以外對我的實用性卻幾乎是0看著現在定價5萬特價9萬的X100M6,再看看GR3兩台HDF…嗯,我玩不起,也不想玩,不過反正也沒人在乎
原來樓主仍然尋覓夢寐以求的廣角隨身機...這裡分享一下,我在ZV1ii 推出已經購入了,但是在幾日前賣掉了,其實它的焦段很好用,但是它真的是一個Vlog向的相機,有很多奇怪的設定,例如它有個自動開機感應,打開翻轉屏幕就會馬上開機,原理是機身與屏幕各有一塊磁石,跟ipad套一樣打開喚醒,但是碰到金屬的東西也會自動開機,將它與鑰匙包放在同一口袋裡,它就會無故彈出鏡頭,撐爆口袋... 很多次了,每次它在亂叫,很怕鏡頭會壞掉,這個Sony官方也無解,它只叫用家不用時翻回屏幕向內,這就失去了隨身機一拿出來就馬上拍的意義,因為每次也要先翻開屏幕,另外也沒有防手震,也只有電子快門最慢1/4秒,想拍拍車軌也沒辦法。如果未來有RX版的ZV1ii,補回這些缺憾再考慮吧!我拿賣掉ZV的錢補貼買了RX100m7,使用起來完全是兩碼子的事...除了沒有廣角和那個落後的介面以外,各方面都完勝ZV
又回來了!C家推出了Powershot V1,類M43大小的CMOS,16-50mm F2.8-4.5的鏡頭!https://www.dpreview.com/news/3287382042/canon-announces-powershot-v1-vlogging-cam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