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看誰的腳架拉得長,站得高?

每當拍民俗活動,總是人山人海的,慢點兒到現場的,連放腳架的位置都沒有了。

有些人雖然晚到找不到擺放腳架,卻敢站得更前面把先來的人拋之腦後的膽子,更有人乾脆手持相機,跑到表演場中拍特寫,讓最精彩的畫面一人獨攬。

絕大部份守規矩的攝影人,不是拿張板凳、就是鋁梯,站在上頭,躲過前面圍觀的人群頭顱。這時,腳架的高度就是關鍵囉!

有人三腳架當單腳架使用,雙手把相機舉得高高的,以外接快門線和外接螢幕來拍照和取景構圖及檢視拍攝結果

也有把三腳架腳管以木條,竹竿加高的,以前我是用3支白鐵管套在腳管上來加長高度,可這樣三支腳加長的結果,張開來所佔位置就更開了,會影響到鄰邊的拍照也容易被絆倒;當轉換位置時,因腳管長攜帶不方便,也比較重,而且收納費時。

去年,突發奇想,想把中柱加長來提高長度,到台北市環河路、承德路、興城路一帶就是找不到剛好可以讓Slik 700DX兩支中柱銜結的螺絲或稍大一點或稍小點可以剛好套上的鋁管。

白忙了好幾天,正在自家客廳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時,偶然發現牆腳邊擺著一支塵封多年,之前在攝影怪兵器店買來的一支專為拍靜物用來裝恆光燈的LS-2600燈架,量了它的三節伸縮中柱,中間那節剛好與Slik 700DX的中柱管徑相同,激起我修改比原來更佳的構想,讓加長的中柱如腳管般可以有伸縮的功能,於是馬上動手DIY。

1.把Slik 700DX中柱從腳架上取下,只留下用來銜接的管長,鋸掉其餘的部份。

2.量測Slik 700DX的三支腳管收納時的長度,把LS-2600燈架的伸縮中柱取下,取第1和第2節(第3節不用),然後鋸掉第2節比Slik 700DX的三支腳管更長的部份。

3.將第1項所餘Slik 700DX中柱套上第2項LS-2600燈架的伸縮中柱的第1節,以螺絲鎖定。

4.完成銜接後的LS-2600燈架伸縮中柱取代裝上Slik 700DX中柱位置就OK了。

如此改變後的收納長度只比原來Slik 700DX腳架長10公分左右(即LS-2600燈架2管中柱的環扣和銜接部份),張開高度則可達270公分。

最近拍照,就都是拿這支腳架出門,無論開車,騎機車或走路,只要另外拿一張輕巧的48公分高塑膠椅,即可躲過前面群眾的人頭高度了。

想更高時,我另外準備了一張60公分的鐵腳椅和4呎鋁梯;沒帶椅子或梯子時,把腳架拉高後,以外接快門線和外接螢幕來拍照,不過這招只用過一次就放棄了。因腳架中柱過長,風一大就會晃動,改變機身水平還得放下來,很是麻煩。

最近又新購2支Slik700DX腳架(舊有3支仍使用中),為想DIY一支加長型備用,到楔石卻已經買不到LS-2600燈架了,還好有另一款Hakutatz 2800燈架中柱剛好也適用。
文章關鍵字

魯獅 wrote:
每當拍民俗活動,總是...(恕刪)

你應該買鋁梯(兩米高)把鋁梯上層平臺挖洞焊接雲台架再把中柱架上?

rock286923 wrote:
你應該買鋁梯(兩米高)把鋁梯上層平臺挖洞焊接雲台架再把中柱架上?


現在每天出門拍照都是帶著它,不管任何場景都能用,我需要的是萬用腳架而不是單一用途只拿來拍民俗活動而已.

最初,我是用4呎鋁梯,在第二腳板上放一鐵櫃隔板,用來放腳架,但人和腳架一起在鋁梯上工作,稍一晃動,很容易發生危險.

後來改用摺疊式8尺鋁梯,在第2層腳板上橫放一木板,並在左右兩邊各綁一支鋁管當扶手,雖然高度更高,更安全,但摺疊式8尺鋁梯不但笨重,放車上也很佔地方,加上取放耗時,用過2次後就收起來了.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魯獅 wrote:
現在每天出門拍照都是...(恕刪)

版主 你有沒有考慮用遙控器?
不然學木工師傅用木梯走路更強!
從前每回外拍,都得2~3台135測距連動相機,1台135單眼,2台120測距連動相機和1~2台120單眼,每年得換新一個超大型背包.

如今數位機身,只需1機2~3鏡就OK了,外地拍照,也只要多加幾顆手動鏡頭拍風景,和一支變焦長鏡拍微距加上一顆400mm拍鳥入門鏡就行了.

近郊拍照(大台北區,桃園地區)就騎125機車,腳踏板放腳架,塑膠椅倒置裏頭放個攝影小背包,後載一位漂亮的攝影助理,常常一天2~300公里到處跑去拍照.

回家途中順路到水果行買水果或到黃昏市場買菜,塑膠椅變成了菜籃子,把塑膠袋掛在四隻腳上,果菜就放在攝影背包上頭,真是方便.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這個加長型的Slik 700DX腳架,我也曾經在快速變換拍照位置時以單腳架方式使用過,手持可以達到300公分以上的高度,但不夠穩也危險了些,要是摔機可就得不償失了。

為了全高時不需站上鋁梯,特別買了2個不同規格的外接液晶螢幕(內含電池型-寬螢幕和外接電池型-4/3比),想說這樣就可以輕鬆的坐在椅子上慢慢拍照了,但實際操作時卻發現:

1.外接液晶螢幕畫質解析實在太差了,很難判定曝光是否準確,構圖是否適宜。
2.機身無法調整水平,鏡頭無法變焦,無法改變設定參數,也很難改變構圖。

後來一直都是站上高椅或鋁梯上拍照,這2個外接液晶螢幕等於是呆料,沒再拿出來使用過。

也許哪天有那閒情逸緻帶著大砲拍鳥育雛時,就把機身藏在鳥巢附近,使用外接液晶螢幕加上外接延長快門線或無線搖控器拍鳥類生態應該會不錯用。

這款Slik 700DX腳架,除了可將中柱加長之外(更換為Hakutatz 2800棚燈燈架的其中2節中柱),也可把原廠的2節中柱拆掉一節,變成只有38公分的低角度,坐或躺在地上拍生態或人像也很好用。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魯大,有考慮搖控直升機嗎??
相機吊在上面飛,什麼都拍的一清二楚了!!

我有看到大陸人這樣玩過...

青龍虎丸 wrote:
魯大,有考慮搖控直升...(恕刪)


搖控直升機風險蠻大的,我是沒膽子嘗試.

之前想過用小型熱氣球,拉一條繩子控制回收,然後把相機綁在上面,用來空拍似乎可行,只是沒有想一起嘗試的同好,自己玩起來恐怕不長久而作罷.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rock286923 wrote:
版主 你有沒有考慮用...(恕刪)


這是油漆師傅的專長吧?

如果這樣都可以, 我覺得那還不如踩高蹺, 彈性更是大了. 小時候廟會都有整群踩高蹺的遊行隊伍, 踩高蹺拍民俗活動, 更能融入整個環境.

看來現在各行各業都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能文能武. 在外要能踩高蹺, 操作遙控飛機, 相機. 回家要能修圖, 寫文案, 打嘴砲...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魯獅 wrote:
白忙了好幾天,正在自家客廳思考如何解決問題時...(恕刪)


不用傷腦筋花時間 現有的產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