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家:287g
P家:342g
O家:344g
以下是各家旅遊鏡的長度與重量,也不管有沒有鏡身防手震:
S家:99mm/524g (18-200mm)
P家:84mm/460g (14-140mm)
O家:83mm/280g(14-150mm)
最重的組合是S家的機身搭它的旅遊鏡811g,最輕的組合則是P家的機身搭O家的旅遊鏡622g。如果搭配的是各家的餅乾鏡呢?
S家:22.5mm/67g (16mm/f2.8)
P家:25.5mm/100g (20mm/f1.7)
O家:22mm/71g(17mm/f2.8)
餅乾鏡的組合是S家勝出,不過目前沒有大光圈的餅乾鏡可買,有出也不知道它會多重。就我所知道,光學元件的輕量化很多是省在鏡片的用料上,而這對畫質很難不造成影響。最近關於S家新產品的一些評測,似乎說明了這點。想入手S家新產品的人,還得思考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目前鏡頭的選擇還是很有限。(玩手動鏡的朋友就別嗆我了,我知道你們的選擇多到爆。)
其實我很樂見Sony加入可交換鏡頭機身的戰場,因為它已經讓P家跟O家的價格掉了好幾千塊。

在可見的未來也會迫使P家與O家端出牛肉來搶市場。

可是Sony一如往常地選擇玩自己的規格,就讓人有點黯然。不管它在這個產品定位上打贏或打輸,都會讓一堆人的機身變成孤兒。或許是買了NEX的,或許是買了M4/3的。我自己是默默希望4/3這個開放架構能夠成功,因為自動鏡頭只要沒了機身就會變成跛腳鏡,成為開放架構才能確保它不會因為一間公司的產品沒做好就被淘汰。像我十年前燒的CD拿到最新的藍光上還是能讀,這樣不是很好?離題了。
雖然NEX3塑膠感較重, 但大尺寸(相對來說)握把處的紋路對穩定性加分不少
配上1855kit鏡, 視覺上雖然鏡頭很大
但實際拿在手上其實很小一顆
主要還是機身特別小, 對比之下的錯覺
試拍起來也絲毫不覺得有頭重腳輕的感覺
主要問題還是在操控介面太過簡化
M模式光圈快門調整還ok, 感覺跟部份有M模式的DC一樣
但操作模式轉盤取消就很討厭了
連設定操作模式都要進menu, 操作上不夠流暢
畫質部份我不擔心
雖然jpg直出是真的不好, 但RAW表現不錯
x1.5拿來玩轉接會比M43來的好用些
很期待NEX7的發表~
M43的話...
G2很遺憾高iso還是不好
O家又還沒出整合EVF和內閃的機種
手上的EP1繼續頂著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