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為什麼沒人做呢....
因為這樣的成本,去解決邊角位的失光問題.......即使成功也應該是沒太多人願意付出的價格,畢竟現在這個問題在大部份用家來說,都不是嚴重的很的大問題,我估計....日後還是用軟件解決這個問題的機會比較大
M9那個,是感光元件邊角位前面的什麼東西(忘了名字)調整過角度,應該是不錯的方案
現在有水準的機器,鏡頭,在這方都能做到大眾接受的程度,廠商該不會花費大量成本去改善這問題,正如現時千多萬像素對一般用家已經足夠,廠商就不會刻意再提高
現在看似是高ISO及其質素的提升的比拼,大家都開始重點於推銷夜拍能力,到幾年後可能小DC的可用ISO都上3200+,之後會拼什麼........不知道哈
可能是尼康也知道要出更好的機子
因為 前有NEX 後有Canon evil
據謠指部指證
明年上半年 會有龍頭廠商(聽說在台灣有代工廠的)會出Evil
而且應用的技術 會是目前市面上沒見過的:P
個人猜測或許是 相位對焦模組 內嵌在感光元件上吧
(目前這類技術只有兩家龍頭廠商有專利布局)
這樣一些嫌對比對焦慢的人 就沒有藉口不用evil
而且轉接原先AF鏡頭
不再因為沒有對 對比對焦最佳化 造成的AF速度下降
還有前面提到的彎曲感光元件 其實也不是整個元件都彎曲
其實是利用到取巧的方式 讓焦平面 彎曲(類似利用光導管)
重點在於 這東西比較易於生產
(目前好像只申請物品專利 或許已經在申請製程專利)
且成本會比M9對感光元件上的微透鏡下工夫 相較來得低很多
而PANA跟Samsung家
的最新技術重點在Global shutter的實用化
O家呢?或許可以看到OF 或OS合作新的感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