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一下 為什麼大家感覺都是在使用CANON 或是 NIKON的單眼相機

之前有一次我看到同事觀音牌450D的彩虹公司貨保卡

但我竟然發現,保固日期是預先就印上去的 (是我看錯了嗎??),因此我想會不會有一種可能,如果花同樣的錢,若消費者買到保固期

限比較近的機子,豈不是就比較吃虧?(感覺這樣對廠商比較有利)

索尼機身/鏡頭是購買後登錄起24個月內保固,這點我就覺得對消費者比較合理。
朋友買了D700很後悔,因為周遭朋友都使用CANON,因不太會使用,說明書又看不懂(說專業名詞太多看不懂),所以你要使用又必須請教,跟朋友同樣系統吧

wserr wrote:
朋友買了D700很後...(恕刪)


Nikon有Nikon School 可以請朋友去報名上課^^

或者一些知名攝影網站的課程也可以去上上~ 還有些攝影入門書籍等等

D700印象中有專門的書介紹...

不過好奇的是 他入門第一台就買FF的D700阿 = =?

脤早見琥珀主 wrote:
台灣市場很小嗎?

特別是Nikon,對台灣市場好像特別不重視....(恕刪)


很遺憾低......
業界企業主看待臺灣的市場,是真的恨小
重不重視就言重了~
如果當時30年前鄧小平不開放中國市場,那臺灣市場一定受重視
Nikon在臺灣的市場,賣的好不好不是Nikon的錯......去怪代理商好了
經濟與供需問題,再講下去就離題很遠了

至於樓上大大有說D3000及D5000在歐美銷售很好,臺灣的市場不領情...
以我的觀察來看~我自己也是N家的
臺灣的所得與歐美的消費所得+賣的價錢......
還有臺灣人民勤儉的個性,G鏡加個N標的鏡頭那麼貴......看!!
我還是繼續用D鏡或AI我阿公阿爸祖傳的老鏡,加減用好了
紫邊的問題就不要care了~


key完那麼多字,還是專心去拍照比較好啦
脤早見琥珀主 wrote:
講到這個就有點讓我難...(恕刪)

若我印象沒有錯的話
攝影器材只有SONY在台灣是分公司等級的機構
其他皆為代理商.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媽呀繪圖卡 wrote:
1. 看你說的後勤是...(恕刪)


感覺文字需要修飾一下。
這是樓主最後的疑問,樓主就是搞不懂差別才發問。
大大回樓主的文字中,讓我感覺很強硬。有點強迫非得買某家的產品一樣。

人都是這樣的,當自己愛用的產品品牌被轟擊,起而抬槓辯論,爭得面紅耳赤是難免的。
因此我個人對S家不滿的情緒文,就和大大你爆發幾篇爭戰了。
這裡我道歉,但樓主又有何辜?

也許大大認為這樣回文沒有什麼不妥,強硬不強硬可以問問樓主感受囉。
我只是認為也些許強硬了些……
NIKON技術敢下放
努力追求鏡頭成像品質
對焦性能、機身穩定度
和他廠比,有明顯優勢

Canon有什麼好~
一年吐一點口水讓你嘗…
萬年9點對焦不改變~

SONY有進步,但中高階機型在哪看不到~

總之,分析自己的需求
找一台適合自己的機身
沈浸在攝影的世界
追求技術的成長~
祝樓主找到合適的千里馬


不管是NorC哪一家優點缺點都要評估吧
或許是台灣這兩家廣告打的兇~當然其他家也是很努力在打知名度囉
重點是熟悉操作跟相機的優點~不管哪一家鏡頭還是貴我太窮了

ASRAAM wrote:
D7D的全外露界面我...(恕刪)


雖然Lamborghini被VW給救回了... 但是現在的發展真的是愛老lambo的人所期望的嗎

Peniz Chang wrote:
很遺憾低.........(恕刪)


臺灣人口真的不多,但是單眼使用人口密度高.

新加坡人口也只有臺灣的四分之一,

但是人家備受關愛.

馬來西亞人口也只比臺灣多個四百萬,

單眼使用人口更是有待開發.

但是人家還是有受到關愛.

這是讓我納悶的地方.

至於歐美市場,坦白說~

大多數的老外,真的只是把單眼當成記錄生活的攝影器材.
(他們愛旅遊啊...!!!)

不是要去跟人拼輸贏的.

他們很多都是一鏡到底的.

當然昂貴的G鏡N膜,對他們而言就沒多大影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