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買超過2110萬畫素的全幅單眼機


魯獅 wrote:
曾幾何時需要用到超過...(恕刪)



這篇太過主觀了~_~

科技是會進步的

而且很多廣告印刷都需要高畫素來支援

就算現在不需要2100萬以上

不代表幾年後不需要
電腦處理速度不代表以後就處理不來

dean720721 wrote:
這篇太過主觀了~_~...(恕刪)


發文的自己都說了

"是自己拒買...."

代表他就只是上來PO個內心話並且"強迫"大家看而已..........





自己不買就算了......還要追求一堆人附和嗎?









( 敢下這種標題就千萬別說沒人要求我們點進來呀.... )

DAVIDC2924 wrote:
開口率並未增加,不會有所改善
開口率是每一畫素佔的面積大小,會影響高ISO 時雜訊(燥點)

請教一下,您指的開口率是指
每個點的H*W(面積)
還是點跟點之間的間隙

minimi wrote:
十幾年前用數位相機的人大多覺得 30 萬畫素拍 640*480 就夠用了。
現在要是能丟一部 2100 萬畫素的相機進時光機給他們,
有些過去的回憶,拍出來照片就算一張 100MB 都有人肯拍肯保存。...(恕不刪)
MPV5233 wrote:
您應該沒用過十年前的數位相機,那時的人也是會算數的,知道洗4*6 300dpi要買部200萬畫素的數位相機; VGA 相機是玩具吧! 另外當時計憶卡主力規格是128MB, 像SM卡最大也只有128MB容量, 會有相機拍出來照片算100MB的嗎? ...(恕不刪)

被您說中了,小弟用過的第一部數位相機是2001年買的,十年前的真的沒用過。

但是回文說的是『十幾年前』,1990~2000的年代200萬畫素很少,而且會洗出來的也不多。
可以參考 DigiCamHistory 的介紹,97~99年還有很多640*480的產品推出。
另外,「就算一張 100MB 都有人肯...」那個『就算』兩個字您漏看了,意思差很多的。
How much wood would a woodchuck chuck if a woodchuck could chuck wood?
年獸 wrote:
請教一下,您指的開口...(恕刪)

每個像素的面積
正確的說是每個像素面積中能執行感光工作的面積.

基於半導體設計,每個像素除了感光區以外還要擠進線路或ADC那類有的沒有的.
例如傳統CCD與CMOS設計
就算每個像素面積一樣(片幅與畫素數皆相同),CMOS因為每個畫素都要多擠進一組ADC
所以感光面積其實是比CCD要小的(CCD每列共用一個ADC),面積有差兩者對光的敏感程度自然有差.
導致至今消費級市場雖然因為成本與速度因素讓CMOS快速崛起,但在極精密光學量測依然是CCD的天下.
近期一些廠商紛紛提出的背照式CMOS設計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別問我的名字,我只是個舊時代的幻影.
年獸 wrote:
請教一下,您指的開口...(恕刪)

開口率是指每個畫素的感光二極體 H*W(面積)佔整片CCD 或 CMOS 比例,所以CCD 或 CMOS , 如果大小及畫素相同,點跟點之間的間隙愈小愈好.CCD 或 CMOS,是利用感光二極體進行光與電的轉換,如同太陽能電池,開口率愈大感受光量愈大,
光線比較暗環境,如果畫素的感受光量大,提高ISO 時就不需用太大功率放大,避免產生過多雜訊(燥點).
雖然畫素增加可能產生雜訊(燥點)問題,但是廠商會利用其他技術改善雜訊(燥點)
看來我幻想的減畫素
對雜訊似乎沒有任何幫助

感謝DAVIDC2924跟ASRAAM
又給小弟上了一課
DAVIDC2924 wrote:
P65這台價格約台幣...(恕刪)


看到興華電子報
LEICA S2現在已經到貨了

財力雄厚的大大記得買來開個箱!!
板大您說這麼多還不是也買了5D 2
不是互相矛盾嗎= =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說的笑話你卻聽不懂
如果Canon下一台平價FF機是2600萬或3200萬畫素,您說我已經有3台5DII了,我還需要買嗎?
魯獅相簿 http://www.flickr.com/photos/lu_s/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