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是因為手持拍攝...試試上腳架...用更慢的快門2.閃燈可以隨便買...就算是手動閃燈也行...反正拍靜物可以慢慢調基本上選高GN值就行了...以現在的主流選GN52是很合理的如果預算充足可以買個兩隻便宜的手動燈+若干可以離機同步或控光的週邊設備
DC畢竟不比大感光原件的單眼,動態範圍小、後製空間不大,所以光線最好一次到位。以版主拍攝五金零件為例,後製稍微拉一下曲線,暗部還沒提上來可能高光部份就先爆掉了。至於光線,我個人是比較習慣閃燈的光質.......鏡頭焦距則建議至少50mm以上,減少變形。1.2.3.4.圖1.2.3..... G12 + 580EXⅡ ×1盞 + 很多片反光板圖4..... G12 + 檯燈 ×1盞圖4這種局部光的拍法比較簡單,常見於網路開箱分享照。白底則屬於後期製作有去背需求,光線、顏色、產品線條的呈現都要求比較嚴謹,難度會稍高一點。
炮樓主用G12還拍不好的網友,可能沒深入了解像Canon G12、或Nikon P7100這類CMOS稍大、定位為DC旗艦的機子,其實非常不適合拍近物!它的小花模式綁在廣角端,能拍得清楚的距離/焦段,變形就嚴重(與肉眼視覺經驗不符,根本不像是商品照),改用中望遠端則根本無法合焦在近距離的小物上,反而不如一些非相機名廠出品、定位為旅遊機畫質較差的機種拍得自由(例如Panasonic ZS-7,全焦段都開放近拍,配合焦長可以拍得構圖不錯的"類商品照")另外,85/1.8及24-105這些一般性鏡頭恐怕也不是拍商品的正解,如果樓主都打算砸重本上單眼全幅了,100macro或90TS才是拍小物的王道.
諸位高手大大的回應指導,一下學到真多.不好意思,剛開始照的時候,一直都是土法煉鋼,東西都放在戶外照,結果陽光日照色溫有差,照片真是慘不忍睹,後來才改為室內日光燈下,使用腳架,因沒買快門線,乾脆切成自拍快門,成品稍為穩定些.還是覺的燈光不足,後來才又去買了一些燈具,諸位大大提起,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原來打燈技巧還是最重要的,器材好壞還是其次,看來相機的設定跟燈光真是要好好加強了.要拍出漂亮的金屬質感真是難阿,尤其會反光的產品,並且產品有大有小,才會想增購單眼加強,平常出外也可練練攝影技術(反正底片不用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