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這一兩個月爬文中,了解相機感光元件的重要,那微單可以使用跟傳統單眼的感光元件,理論上畫質應該差不多,甚至現在相機的軟體加持下,不只便於攜帶,又可以拍到不錯的照片。手機要取代傻瓜相機較有可能,但手機要有個大鏡頭取代微單應該要不少年的努力。既然微單感光元件可以用到跟傳統單眼相同了,甚至之後要有全幅應該也不需要多久,有大大說要下世紀,我想大大可能對現在的科技沒信心。其實我主要是好奇感光元件可以相同,微單不就跟傳統單眼一樣了嗎,至於有些人會認為大台操作多,但現在的科技要把大台的功能整合到小台去應該也不難。另外有大大說傳統單眼也會發展,但小台的發展的速度應該會快一些,畢竟這麼多年比較少看到有人會常常帶大單眼出門吧,但小單眼就不同了。就如同早期的電腦大螢幕轉成現在的液晶螢幕,早期大家也說好貴喔,而且螢幕這麼小(剛出來尺寸比較小)又貴,但如今普遍化了,誰還願意用大台的電漿螢幕呢?只是討論並不是太閑,被大大說太閑讓我傷心了好久,只是把心中的疑問提出跟論壇中的大哥大姊們討論而已,別無他意,還是一句,對當中所言有得罪之處請多包含。
金門貢糖 wrote:因為在這一兩個月爬文...(恕刪) 我說得不是功能多,而是操控性,以娛樂功能來說微單或小DC會比單眼多,但操控性一定比不上單眼,或許大大沒玩過單眼所以不了解,照片基本3大元素,光圈、快門、ISO,請問用微單或高階DC,一次調到定位要幾秒?但單眼要幾秒?有雙轉盤的中階單眼只需要幾秒?高階單眼甚至有搖桿,對於職業或業餘的人來說,每秒必爭,錯過了幾秒美麗的畫面就會消失。還有差別最大的是對焦方式,為何單眼要這麼大台?(SONY例外)因為裡面要塞對焦模組,這些都是EVIL或DC比不上。
以專業性來說,微單還是難以取代高階DSLR,我跟我朋友玩久了都想從M43跳DSLR了,畢竟鏡頭選擇多更多,副廠鏡頭的價格也比較便宜,閃燈更是有得學,所以短時間內微單是不太可能取代掉DSLR的,而且以01這邊勸拜的情況看來,我更擔心FF會取代APS-C成為市場上的主流
終於有個比較有解答到我問題的大大出現~感謝Cross Lou大大&magic3d大大。但至於操作性,我想那些轉軸等等的(我是真的沒碰過單眼,但近期會入手微單,專業名詞不懂地方請見諒)那些轉軸相信用在微單的機身上應該不是難處,至少沒有反光鏡機身小很多。
金門貢糖 wrote:好奇感光元件可以相同,微單不就跟傳統單眼一樣了嗎...(恕刪) 目前來說,以CANON NIKON SONY等系統來說,一些中高階使用是和35mm底片大小的數位感光元件。像是PENTAX也有使用中片幅系統,比35mm在更大許多。這些廠商旗下另外就是像CANON APS-C,NIKON DX等中低階機種,則是和EOS M、NEX、FUJI等廠商相近大小感光元件。再來像M43或43則是使用比上面在更小些感光元件獨立系統,NIKON 1 pentax Q還有則是再更小一些。實際上,對於輕小高素質相機是一直以來,一般人生活記錄需求目標,這部份從來沒有斷過。過去從原本消費型相機,慢慢被手機族群取代之後,不段也再提升這個族群的相機水準。只是工作用和生活用,也一直都是兩個族群,並不是單純取代,很多人也可能同時存在多個系統在不同需求使用。像是在生態運動場合的炮鏡族群,機身大小已經不是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