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夏 我們一起追的五色......

雖然沒在拍鳥,但好圖與分享的心意不會被埋沒
01越來越多嘴砲與烏煙瘴氣的討論
真正有意義的文章或照片分享越來越稀有
感謝大大的分享,讓我還有點開01討論區的理由
太強了 ...
林永彬 wrote:
既然是一起追的五色,...(恕刪)


沒錯,既然是『我們』,歡迎同好一起分享,不同的場景、不同的角度,皆有其獨特的味道!感謝您!



yang stephen wrote:
太毒了..........(恕刪)


不好意思,在您面前班門弄斧了.....


crossmatch wrote:
好圖好文. 照片己...(恕刪)


crossmatch大,感謝您的讚美跟不嫌棄,事實上,應該是小弟尊稱您為前輩才是.
現在相機版紛紛擾擾太多了,好像已經遺忘買相機跟攝影的初衷及本質是什麼了,我是局外人,只希望去感受按下快門時的興奮及享受等待的過程




lingccp wrote:
超级毒!很久没看到这...(恕刪)


感謝您不棄嫌!您的遊記才是張張毒照,篇篇大作!
aolouga wrote:
雖然沒在拍鳥,但好圖...(恕刪)


謝謝您!
很多時候,沈默的力量是更強大的!既然是喜歡攝影,那就選擇安靜的按快門就好,祝您順心愉快!



milktoface wrote:
太強了 ......(恕刪)


蕭大,別糗我了.這一陣子也算蠻努力在追五色了,小小整理一下而已.希望那天小啄木有讓您吹口哨回家....
真會拍
有夠厲害
請收下我的膝蓋
拍得很美,第一次可以看清楚五色鳥的長相
milktoface wrote:
太強了 ......(恕刪)
黃金劣犬
mm-lai wrote:
沈默的力量是更強大的
 
不不不,我的力量是很小的(您的分數 2756,我才身高 171分,力量小的很!)
開玩笑的,我知道您在說啥!
 
剛入社團時,
看到有社員拍了相當漂亮的照片,
無意中回覆了一句話:「拍的真好,用很高檔的相機拍的喔!」
對方無回應…
在社團待超過一年後,
發現大家對於照片外的事情,都不會刻意去提到,特別是照相設備
這時才了解,當初的那句話,是有多麼不禮貌的問法
似乎否定了設備以外的價值
設備是基礎,但沒有耐心的等候,長期的追求,失敗了無數次,哪會有現在的成果
這些隱藏的努力,沒說誰人知
我的力量只有 5 分,您 po 文的當下,就沈默的按下去
 
【文人相輕】好像在這個網站上也常看到(一年前退出 mobile01 是對的)
當某人不用某牌相機時,立刻被歸類對方拍不出高品質相片
當某人用了某牌相機時,立刻成為該廠牌的大師
真不知是一開始,某人即是大師;還是用了某牌相機成大師,真可笑…
不過大師用手機,就打趴我了是事實
 
【個人的期望】
除了看的到最終照片結果,有機會也敘述一下前期的艱辛
我相信,從相機取出的照片,一定不是現在所呈現出來的結果
也教教後輩,整個後期照片處理的流程
更多人有美照,就討論更熱鬧
(不過 mm-Lai 大大應該很忙吧)
這真的是我個人的期望
 
好文章,請繼續加油
mm-lai wrote:
我是局外人,只希望去感受按下快門時


絕對認同, 不是這裡我也不敢回覆你...

希望 Lai 大能繼續保持健康與享受的局外人心境按快門
膜拜01莫敗 wrote:
真會拍
有夠厲害
請...(恕刪)


您太過獎了!小弟不自量力PO圖分享,感謝您的讚美與鼓勵!


dearbagle wrote:
拍得很美,第一次可以...(恕刪)


謝謝您!如果能讓賞圖的人,多少學到一些東西,那就值得了!像隔壁棟C家的『松雀鷹的成長紀錄』,也是一個非常值得去逛逛的分享!
沉默不代表它爛 wrote:
 不不不,我的力量是(恕刪)


您是內行的!很多美圖的背後,不管是人文、風景、生態記錄,後面所要付出的努力,有時候真的不是外人可以理解,更重要的是,也不是完全靠器材就能辦到.

以五色的拍攝來說,如果只是要紀錄洞口附近的『行為』,包括回巢、餵食、出巢,其實只要對準洞口,手拿快門線,一看到鳥就按即可,當然這個時候,就是比相機的連拍速度跟高ISO的能力到哪裡.
稍微進階一點的『陷阱對焦』方式,會把焦點設在洞口前幾十公分的位置,一樣是看到鳥就狂按.
當然這兩個方式,『運氣』成分很重要,鳥要剛好落到焦平面,其細節才會比較好,而要增加焦平面,那就可能要採取縮光圈,或是拍攝角度改變(面對鳥頭的角度,角度越大成功率越高),但是,陷阱對焦的細節,還是無法跟『準焦』的追焦相比.
所以,如果你希望一張細節比較好的照片,當然還是用追焦的方式.
拍攝數據上,個人建議1/4000以上比較恰當,至於光圈,其實只要有準焦,其實不用縮光圈也夠了.

至於用什麼模式追?因為各家相機設定不同,所以無法一概而論.甚至,即使是同一家同一等級相機,以我N家來說,在不同背景下,我的對焦模式選擇就會不同.

拍攝小提示:
1、拍攝距離:要追焦拍攝,就抓好距離,既要拍滿版又想要追焦,響尾蛇飛彈也跟不上他的瞬間飛行改變.
2、預測飛行路徑:給自己保留空間能追焦,不是鳥要永遠擺中間

3、怎麼追?鳥一動就跟過去就對了
以還沒整理的小啄木為例: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成功率?
手感不好,設定不對時,常常是這樣......



五色鳥育雛能拍攝的畫面,其實相當多元化,有時候,只是希望等待一個畫面,就又多花好幾天去等待拍攝,連鄰居都不斷提醒,小心不要中暑.....

09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08 by lai01030342, 於 Flickr

問題是,還是不滿意.......因為沒有幼鳥剛好探頭出來,所以,又有不斷努力拍攝的動力


最後,關於後製修圖,那就又是一個複雜的事情.小弟才疏學淺,只懂皮毛而已,就不另回覆了.

以上,希望有回答到您的問題,也感謝您的賞圖與美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