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反微單有可能挑戰數位單反的主流地位嗎?


ddcatt wrote:
現在無反FF只有Sony在玩,當某日C, N也跳進來,
先不說鏡頭能小多少,機身肯定可以縮到相當的程度,
這會大幅打擊4/3的賣點,也是它的隱憂。


但是像A7,長曝不開降噪的畫質很糟糕,最大原因可能是機身散熱不夠,且長時間錄影要不過熱也是個問題。
機身作輕薄,總會犧牲一些東西的,NEX的錄影過熱訊息到了A6000或A7都還是時有所聞。
倘若日後FF與M43機身作到差不多大小,但M43的散熱更好,長曝表現更好,長時間錄影不過熱,相對也帶來一些優勢。
kanako0605 wrote:
倘若日後FF與M43機身作到差不多大小,但M43的散熱更好,長曝表現更好,長時間錄影不過熱...(恕刪)


錄影或長曝的熱度問題倒也很難說,
畢竟現在4/3片幅因為像素密度高,長曝噪點是相對多的,
但您又說A7的長曝比較差,這個....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其實我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
輕便易攜的需求,沒人比得過手機,所以原本DC、隨身機等市場,幾乎已被手機吃下。

如果把手機也拿進來談,也沒什麼好談
事實擺在那,絕對是市占率最高的拍照器材

ddcatt wrote:
若說要帶可換鏡頭的相機出門,無非是想獲得較好成像品質,
則在可能的範圍內,越小的機身、塞進越大的感光元件,會更受消費者歡迎,
4/3系統平衡歸平衡,的確少了點未來的期待空間,
現在無反FF只有Sony在玩,當某日C, N也跳進來,
先不說鏡頭能小多少,機身肯定可以縮到相當的程度,
這會大幅打擊4/3的賣點,也是它的隱憂。

科技會一直往前走
當初也有人說高ISO是M43短板,結果不到3年內M43就追上來
相機最基本就是要機身+鏡頭,機身再怎麼縮鏡頭縮不小就是輕便不了
這很實在
我當初從NEX系統跳CANON 6D,就是等到A7規格確認後才跳
為什麼?
不管是A7/R體積重量都比6D輕巧不少吧?!
關鍵就是SONY在FE鏡頭群上體積重量縮不下來
那我想要輕巧拍照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既然都很重,那為什麼不乾脆直上傳統單眼?

當然我完全相信"越小的機身、塞進越大的感光元件,會更受消費者歡迎"
感光元件的宣傳確實很有用,從A7系列市占率大增到SONY加緊開發鏡頭的腳步就知道
這塊市場很受歡迎,沒有任何疑義
但是我相信這只是目前A7系列的蜜月期,等過了一陣子
一定會從機身感光元件比較跳出,重新回歸整體的比較
當然這只是我的預言,準不準留待日後證明

其實你們如果仔細研究日本這些EVIL相機廠商,你會發現一個很肚爛的事實
幾乎每家在市場上都不會彼此重複的!!!!
Nikon 1系列那種垃圾貨先排除,從感光元件最小的M43排起來
M43主打便宜、輕巧,求操作輕巧&價格&畫質三者之間的最佳CP值
甚至M43兩家之間產品趨向都盡量錯開
富士主打最頂級、挑戰FF的超高畫質(當然下場就是鏡頭最重)
CANON主打EVIL中最便宜的APSC系統,鏡頭量少質精(重量是APSC中最輕巧的)
SONY則給你APSC到FF最全面的選擇
要輕巧?有A5000/5100
要強機身?有A6000甚至之後的A7000
要FF?更是有4台機子給你挑

總而言之就是,只要你來日本
一定有包你滿意的選擇
這絕不是巧合,我堅信這些廠商彼此間一訂有相當程度的默契存在

u865 wrote:
總而言之就是,只要你來日本
一定有包你滿意的選擇
這絕不是巧合,我堅信這些廠商彼此間一訂有相當程度的默契存在...(恕刪)


你知道太多了~他們只是一起把微單的餅做大~
容毛二再請問一下,
以m43和apsc比較,
像sony的a5和a6系列,
重量都和m43相當,
甚至更輕,
適用的鏡頭也不比m43大,
畫素也都比m43高,
感光元件也比較大,
官方公佈的性能也都比m43強,
請問m43的優勢到底在那邊?
毛 二 wrote:
容毛二再請問一下,...(恕刪)

1.sony沒大光圈定焦餅
2.APSC天生長焦劣勢,m4/3有35-100/2.8,45-150/2.8,甚至轉4/3的35-100/2,90-250/2.8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毛 二 wrote:
容毛二再請問一下,
以m43和apsc比較,
像sony的a5和a6系列,
重量都和m43相當,
甚至更輕,

看哪台跟哪台比?
"重量都和m43相當"這樣說法太模糊
光Panasonic一家就有從GH4(480g)到GM1(204g)不同的產品線
都是M43喔!還同一家出品的!!
你要多少功能,花多少空間
不然光拿一台GM1出來就沒得談了,沒任何一台APSC機身比它輕巧

毛 二 wrote:
適用的鏡頭也不比m43大,
畫素也都比m43高,
感光元件也比較大,
官方公佈的性能也都比m43強,
請問m43的優勢到底在那邊?

鏡頭也不比M43大?
我想你還是多下些功夫研究鏡頭規格吧
至少把焦段、光圈值等弄懂,再來談比較好
不管是旅遊鏡、大光圈變焦鏡、大光圈定焦鏡
我印象中M43系統的都輕巧很多
真要說"差不多"的
勉強來說只有標準焦段的一般變焦鏡(等效24-70mm/F3.5-5.6那種)

毛 二 wrote:
容毛二再請問一下,
以m43和apsc比較,
像sony的a5和a6系列,
重量都和m43相當,
甚至更輕,
適用的鏡頭也不比m43大,
畫素也都比m43高,
感光元件也比較大,
官方公佈的性能也都比m43強,
請問m43的優勢到底在那邊?


我想你這句話,可以改成底下,比較符合標題。

以無反和單反比較,
像sony的a5和a6系列,
重量都比單反還輕,
適用的鏡頭也不比單反大,
官方公佈的性能也都比單反強,
請問單反的優勢到底在那邊?

ddcatt wrote: 其實我覺得他說的也有道理, 輕便易攜...(恕刪)
只説zoom的話,用過OM EM1 1240確實認為m43的平衡取得極好 apsc 要不像sony 1670只是中上之作,要不像fuji1655 攻頂卻大得嚇人(還沒了ois...)
可是prime只重一點點(反正也不是能放進褲袋裡的大小)就能獲得不小的進步! 隨便甚麼T32,12, F56,35 Sony的24, sigma 三寶etcetc eos m 雖然在我認為是最差的apsc無反,可是eos m的1122 和22/2不就在廣角上取得極好的價錢,大小平衡
更不用説raw的flexibility, m43就是較小,ISO 就是較差
離題了,不過這也顯示在無反有很多不同的平衡點,無反未來只會更受歡迎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