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宵夜閒聊,如果技術進步使得ISO達到「1280萬」……

現在的高iso 之王 D3s與 1D4 高iso 可以衍伸到102400 開那麼高真的有意義嗎?

一直在意 iso 表現 不如在意 自己的技術是否能把 可用iso 逼到極限
taiwan23175 wrote:
那如果一張照片相機可判定為12000x8000分區測光並且對每個區域都獨立設定單獨ISO時
閃光燈還有用嗎?
小弟看法跟15樓kimura007大一樣
閃燈的主要功能是用來美化光影效果
單單把它當作照明器具有點可惜!


taiwan23175 wrote:
我想現在的ISO一調就是整張畫面同ISO是現在技術上的問題
但我想未來應該是會有一張照片可以有多種不同ISO組合成的
現在的技術就做的出來,但多一堆線會讓干擾的問題更嚴重
我想如果有分區ISO功能的話
一定不會只是將各分區ISO只做的這麼簡單而已
到時候應該有小雙鏡頭(3D抓取功能)能模擬光線從哪邊打來模擬哪邊該提高亮度
40年前說光線槍只是科幻小說
40年後的今天光線槍到處都有用途
不是不可能
只是我們想不到未來的科技怎麼運用

如果未來相機能模擬也能自由選擇要從哪邊模擬閃光出光或是太陽光也不無可能
說不定機身內就可以自動抓取現場3D圖在機身內隨時建立3D場景模擬光照來源

3D場景的光照這軟體現在早就已經有了,就目前所有3D軟體都有的功能來看
卻也不差,只要指定光的來源方向與距離還有投射角度廣度等
軟體就絲毫不差的將光影投射出來

只要將該功能用於相機上提供給相機資訊說哪邊該比較亮那邊該比較暗
那還不容易?

只不過就目前看來好像天方夜譚

但我們在討論的是10年、20年後的可能性

這也並非天方夜譚

因為是將現有的技術混合而已。不代表不可能
只是技術上有待克服如何將兩者結合。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我相信,如果相機的科技進步到除了高ISO之外,還有與人眼一樣的能力,能在逆光之下,同時補捉主體與背景的細節,那麼閃燈的使用機會可以少掉一半。

如果再進步到可以無中生有光影,兼俱軟體任意區域的功能,大概會再少2/3。

我想,這些就交給研發人員去傷腦筋吧。

目前,我還是用閃燈用得很快樂啊,就像...數位化的時代,底片機很少人用了,不也是有一群人用LOMO的底片機,還用得很快樂呢。


閃燈也可以這樣用

www.photo-school.net 攝影學園,攝影學習的樂園

2what wrote:
今天中午小弟與友人在...(恕刪)



1. 閃燈用途跟ISO有關係 但沒有必然關係

2. 電子產品在強也會受限於物理極限 不能無止盡的發展

好比畫素的提昇在FF片幅下已經逐漸趨緩 因為礙於鏡頭解像力的關係

CPU時賣達到3.0之後轉往多核心發展...

屆時
還是會有人在版上問一些不爬文就發問的蠢問題
科技再好 還是要人用
可用高ISO只是雜訊少
不代表拍的美哦
閃燈是讓主題受光能有所變化
讓作品更加自然跟好看

就以素描一片葉子為例
你就算把葉子所有脈絡都畫的巨細靡遺
沒有光影的變化
那是不會美的
頂多只是一個標本般的寫真
跟影子抓迷藏[http://www.flickr.com/photos/sean0331/]
2what wrote:
生產閃光燈的公司,會允許這樣的產品,來影響導致公司「倒閉」嗎?...(恕刪)

請看我的帳號名稱!!

taiwan23175 wrote:
老師那如果一張照片相...(恕刪)

您所講的這個功能,叫HDR會不會比叫調整ISO感光度更適合?
以下空白
其實閃光燈還是必備的重要工具,沒有閃燈實在很痛苦!

但是,「腳架」這個東西.........,小弟記得當年背著D70還有F90出門時,一定會隨手帶著閃光燈以及「腳架」!
對!也就是腳架!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腳架」的出門率越來越低。一直到自己開始使用NEX-3,以及借用同事的550D或是5D II、D700玩玩以後,沒事都把相機的ISO放在3200。以致於很少使用慢速快門啊!

偶發現偶的腳架袋子上,佈滿了「灰塵」!不知怎麼搞的,就是不想背出去,大概是年紀大了以後有50肩吧!反正隨便拍拍,光線不夠就加一點EV,要不然很多照相機也都內建特殊濾鏡或是夜間連拍「合成」模式,實在懶的背腳架啊啊啊啊啊!

科技進步真的是不錯,科技以人類懶惰為目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