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CZJ與其買Pancolar(P),不如買Biotar 58/2(B)B的色彩比較中性,層次比較好,解像力平起平坐,高低光更優秀,還有旋轉散景(APSC可能不明顯)P也是好頭,特色很吸睛口味較重,但老鏡玩一圈後,通常會留在手上的都是B這類B可說是CZJ標頭的起點,也是CZJ標頭的終點而老鏡大哉問的作者,也在發表的論壇有寫到,最後還是會回到B且戰前版的B,色彩更灰層次更好,更是搶手B比起信乃達(S)的50/1.9,更適合新手,這兩顆我都有S這顆層次下潛會往黑調偏移,比較不出彩,照片會比較有硬鋼感,但扎實度確實不錯老鏡解像力好,前提是需要盡力縮小雜光干擾遮光罩這類絕對是必需品,能擋多少就遮到底沒事也可以玩玩泛光,也許有意外的表現
assault91 wrote:個人覺得,CZJ與其...(恕刪) 我也有考慮過這顆旋轉散景迷人可會不會太長了點鏡頭是不是也大點重點老鏡頭抗耀光 二線性問題我明白就多摸摸避開缺點吧我覺得啦感謝您的意見啦
reinking wrote:...可會不會太長了點鏡頭是不是也大點重點... Biotar 58mm f2 和 Pancolar 50mm f1.8 這兩顆我正好有Biotar 這顆其實還比較輕長度大概多 2mm 左右但鏡身比 Pancolar 這顆細50mm 或 58mm 接 Fuji 機身就變中長焦的人像鏡了我個人是覺得這焦段相當難用(大概因為我幾乎不拍人像)APS-C 的標頭還是 35mm 好用前面有人提到 Flektogon 35mm f2.4這顆真的是很棒不過你已經有 Fuji 的 35mm f1.4 了我倒覺得可以看看 24mm 的老鏡
xmerz wrote:Biotar 58...(恕刪) 我就是喜歡精巧細緻的東西Pancolar 1.8就是精致感不如Teaasr 2.8不然肯定秒選光圈大的也是因為xf 56 1.2很大一管才捨棄的我再多找找實拍照片研究一下了想買減焦環純粹圖方便跟一魚兩吃我會再多評估感謝大家啊
簡單拍幾張 Biotar 58mm 和 Pancolar 50mm 兩鏡並列的照片:玩 M42 鏡,轉接環的精度對使用上的便利有不小影響精度低的,可能讓你的鏡頭尺標轉到側面、甚至下面想調光圈的時候還要把相機翻過來!高價的轉接環相信品質應該有保障不過我只買平價的轉接環其中較貴的 K&F Concept 頗令人失望推薦最近才發現的 Kecay便宜,而且在不同的 M42 鏡上精度都很不錯:若要體積小又具備大光圈Nikon 50mm f1.2 評價似乎還不錯價格略高,但不會太誇張
多個版本我都有, M42 也不算好玩, EXAKTA 更好玩! TESSAR , BIOTAR, PANCOLAR 都有多個版本! 老鏡解像度沒有人傳那麼不堪! 尤其是 ZEISS! 戰前東蔡更是真正 ZEISS! 50MM 的標頭放在APSC 上就不是50MM 了!TESSAR EXAKTA 版本出過無鍍膜的我也有, 事實後期的版本發色一般較好! 白銀tessar 好像發色比較暖, 不過黑色後期東蔡, 和pancolar 發色(我覺得)有德味! 樓主提到的, panolar 應該比較討好, 因為較現代和光圈大一級, schneider xenar 50mm f2.8 有些版本也有旋轉散景, 也有德味, 玩老鏡, 很多是為便宜/ 性價比高, 所以喜歡那支就玩, 不合口味便放出來, 也不像現代鏡虧那麼多! 放心玩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