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將來的相機有什麼期望?

其實有網友提到夜視這個部分,這比較麻煩,因為這會牽扯到軍用技術的下放,我覺得不太可能。

我自己倒是希望高速攝影平價化,可以萬元就買到Phantom v2511 那樣的高速攝影機,甚至是出現平價1080P/25000FPS這種規格
window2009
我猜這波還會帶動記憶卡的銷量
crossmatch wrote:
bayer CMOS 因綠色感光元比藍紅多, 而需要為藍, 紅色訊號插值放大. 像素愈高入光率愈低, 插值就要愈大. 所以舊代低像素相機反而更好色.


會這樣設計是因為人眼對明暗的敏感度勝過顏色,只要顏色明暗層次豐富人眼會覺得銳利,所以會採用RGGB這樣的組合,因為拿綠色的光譜來分析很接近RGB三色的綜合光譜曲線
"""以上是以前公司RD跟我說的我才了解"""

https://ejournal.stpi.narl.org.tw/sd/download?source=10611-12.pdf&vlId=65d6a1fd391840c49c6ac2a955710e16&nd=1&ds=1

在明亮環境中,人眼對中波長黃綠色光(555 nm)最靈敏,感覺最明亮

http://www.iali.com.tw/publications/fundamentals/ch3.htm

以前公司的RD沒有唬爛喔

低畫素與高畫素的BAYER PATTERN是一樣的,入光率每個RGGB都是相同,不同的只有G用了兩個CELL
拍影片的會看到422採樣,這個422就是YUV 422,Y就是亮度信號,會取4不是沒道理的
要求顏色好就只能用3 CCD或是3 CMOS設計,但是SENSOR前面要有分光菱鏡
或是用RGB濾鏡分3次曝光在單一SENSOR上,CIS就是這樣設計
數年前講過的三點
再講一遍
1. 有機感光元件,更好的光電轉換效率,在低光環境下表現應該會明顯優於傳統CMOS
(同一條件下原本用ISO6400才能拍到的變成只要ISO1600)
2.以感光元件CELL為單位的分時快門,快門速度差達數百倍以上,就有遠超越人眼的動態範圍能力
3. 以感光元件CELL為單位的分區有自動WB,超越人眼的分區域有限度自動WB

以下是追加的
比上面的容易辦到多
1. Nikon Z-mount 推出中片幅系統
2.Canon R-mount 推出中片幅系統
比FUJI中片幅還輕便
這兩個卡口直徑是可塞入下44X33mm中片幅系統

NC就不必一直屈服在性能尚未追上S的陰影中
"November Rain"
T之歌
Z-mount確實應該推出4433,APSC鏡頭推出進度緩慢,Z5又便宜,APSC反而不急
gregt
https://www.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33245 有機感元件 開發了快10年 還沒能真正量產 應該是有很大的瓶頸
Wahaha214 wrote:
低畫素與高畫素的BAYER PATTERN是一樣的


高/低像素 bayer pattern 是一樣, 只不過插值計算的準確性與難度不一樣, 每家品牌計算亦不一樣, 才會出現不品牌發色信仰

又或者說不是 Bayer pattern 設計本身問題, 只人們貪心地在相同CMOS 面積內增加更多像素, 以插值計算來補足入光量不足的事實.

底大才是硬道理, 不然現在手機也有一億像素, 全幅 FF 才只是區區的6千萬像素

不下幾次經歷所謂相機像素大躍進, 初代新 CMOS firmware 1.0 相機最常見出現怪色, 然後廠商吸收了經驗修正插值計算, 後續推出新 firmware 才見有改善.
鏡頭光學發展有物理天限,擺脫不了大光圈加上高變焦倍率會非常巨大的命運,那就來個100億畫素感光元件,相機內建100倍數位放大,然後掛上一顆畫質最高的12mm大光圈定焦鏡😆😆😆
window2009
腾龍在單反年代時,那些高倍的天涯鏡我是非常看不起的,僅僅為了能拍而設計,畫質垃圾級别,直到現在我改觀了,科技真的在進步,可能有一天你的要求説不定由玩笑變成真實
crossmatch wrote:
只不過插值計算的準確性與難度不一樣


那個數差值計算,是顏色計算,因為單一CELL無法傳送RGB三個顏色,只能傳送一個顏色,所以要取旁邊的信號來計算顏色把顏色還原,插值計算是放大,把2百萬變成4百萬
高2動範圍態
window2009
可以再贪心點哦
Wahaha214 wrote:
低畫素與高畫素的BAYER PATTERN是一樣的,入光率每個RGGB都是相同,不同的只有G用了兩個CELL
拍影片的會看到422採樣,這個422就是YUV 422,Y就是亮度信號,會取4不是沒道理的


提到YUV422感覺怪怪的
因為階段不同
那是紀錄"像素本身"色彩明度資訊
是計算出像素後的階段

感光元件排列討論的是
如何靠不同色彩CELL排列與演算法算出像素的階段

若是RGGB排列,
每個像素用到的CELL應該不是3X3矩陣, 而是4X4矩陣
相鄰像素靠每次位移一個CELL後, 再取4X4矩陣來計算
不然取3x3矩陣, 每次位移一個CELL, 會發生相鄰像素的各種顏色CELL數量比例差很大的問題

也因為相鄰像素靠每次位移一個CELL後, 再取4X4矩陣來計算
所以相鄰像素有四分之三的CELL相同, 四分之一不同
所以相鄰像素才會看起來沒有壁壘分明(藕斷絲連)有模糊過度的空間

FOVEON X3 因為相鄰像素是獨立不相干
所以當時推出時
解像力才會這麼驚艷(一刀兩斷)
"November Rain"
window2009
這個X3感光元件,如果能把可用iso提高1600到3200的實用程度,再加上有松下甚至更好的對焦能力,L口,我買!
我就一句話講完吧,希望未來Google可以斜槓一下,出一台M43接環的機身,拍攝功能比照自家手機就好,就這樣
window2009
這提議很好,對岸曾經推出一個M43接口的安卓機身,但因為廠商系统寫得爛,cmos的質素也很一般,如果是google出的話,那個Ai算法就很令我期待了
怎麼沒有人提Global Shutter呢?是因為現在的相機在果凍效應上的抑制已經能滿足要求了?
window2009
怎樣說呢,應該是需求沒想像中大吧,但有當然是最好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