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ako0605 wrote:是個案還是用久都會這...(恕刪) 朋友的有這種問題了,有些地方的展示機也有類似的問題了...這個很多地方的展示中心都看的到實機,C家在和平東路也有展示中心也看的到實機
Willien Chen wrote:你會覺得S有下放是因...(恕刪) 那為什麼其它家在A33/A55剛出的時候都拿中高階機來跟他們比呢?我想講的是 不論S家到底有沒有真的下放功能只是 在同樣的價格 同樣的定位上CANON的電子性能 的確沒其它家多 這是事實 不是嗎?
借用鏡頭 偶而借借還可以 不過用的時候提心吊膽還不如自己存錢買一顆適用的 怎麼都比借別人的鏡頭用實在就算是至親好友也是一樣啦 出去玩借用朋友的鏡頭 眼角總是會覺得有另外一雙眼睛盯著看就算可能是自己多想 心理還是會有個不暢快的感覺至於相機 自己喜歡就好嚕 就看哪家跟你有緣份啦
我第一次聽到想買S家是因為發色...相反的我周邊拿S家的女性攝影友人很希望有C家拍出的顏色(題外話)S家的電子系統真的有那麼神就不會像現在一堆問題了電子LV對焦S是做的還滿不錯的但是速度還是沒辦法取代傳統景觀窗拍攝不然a系列也不需設計景觀窗了建議您可以買s家在等等讓系統穩定點在入手不然你就要有送修的心理準備
comesw7512 wrote:那為什麼其它家在A3...(恕刪) 當時大家只看到每秒10張連拍還有快速的錄影對焦不是....然後就有死忠玩家到處挑戰,說人家要1D還是D3等級的機器才作的到的,我們入門機都作的到我們反過來想...2010以前的Sony哪一台入門機種比的上A33 但是那些機器一台也要2-3萬啊我一直記得Sony有一句話...."我們要作的跟別人不一樣,即使我們作的跟別人一樣好,別人不一定會選擇我們"話說.當一個老三要挑戰老大跟老二的角色,沒一點本事怎麼行,只是這些本事其實很多的公司也慢慢都有了至少2010年來說對Sony是一種革新,也是找到屬於自己全新的一條路...只能看看Sony怎麼去經營這一塊,這一塊跟以往的DSLR完全不同的這一塊回頭看看...在以前AXXX的年代...有哪一台會拍照過熱,有哪一台會系統當機的...DSLT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希望鎮痛期快點結束...
Willien Chen wrote:大家只看到每秒10張...(恕刪) 其實說真的對於S家最近的風波我也很不能認同既然要端出那麼好的菜出來基本功一定要做好正如你說的 A33/A55的出現(2010年)對於Sony真的是一種革新只是 在於大家批評SONY時是不是也刺激到了其它相機大廠讓他們端出更好的作品呢?有競爭對消費者來講是好事 不是嗎?不論是C N 或S 甚至是其它品牌都是如此要下班了 想到什麼在補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