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k Yang wrote:我想問問樓主 ...(恕刪) 大推相機重要的還是適合個人需求吧~片幅、大小不是真正重點~實際去試試看效果吧~燦坤等很多廠商有提供相機試用呵,最重要的是找一個熟悉相機的一起去,幫你找出真正適合的,以後可能還會免費幫你救相片、借你鏡頭。
Nick Yang wrote:未來的技術會越來越強大,相信鏡頭變小是勢在必得的(看看12mmf/2.0)但片幅大,頭想作小就難了。所以片幅小輸在那裡? 我想只有輸在寬容度跟淺景深吧;但反過來想想…當我想要足夠的景深且又要更安全的快門時那小片幅反而是比較適當的選擇,比方說商攝什麼的。.(恕刪) 補充一下:在商攝棚中,控制景深和安全快門速度這些,都可以用其他方法(如:蛇腹、棚燈......等等)圓滿解決。也就是說,商業攝影在大部分的變數都能在棚內控制的前提下,會優先考慮採用大片幅。因為他們並不全都是拍了圖檔只在螢幕上看而已,也要照顧到客戶必須把成品用到平面雜誌印刷、超大尺寸輸出的需求。
其實...我覺得..出一般dc 大片幅...會不會比較好可換鏡頭...還是太大太重...把一般dc 片幅提升...減少雜訊...隨身帶也更方便...雖然很多東西...都很重要...可是如果以一般..攜帶 隨身...是不是應該更小一點可惜一般dc都越來越朝向低階畫...便宜化...手機拍照都快超過便宜的dc了
與其說Micro Four Thirds兩邊不是人,不如說想酸小片幅的玩家,從一開始就沒少過。不過這也凸顯了幾個現象,就是堅持傳統領域的保守氣氛,和率先跳藍海的勇氣。保守主義者遇到市場的先鋒開拓者,中間的衝突當然不會少。Micro Four Thirds同時具備了「懷舊的氛圍」(PEN),和「創新的本質」,同時吸引到久久沒接觸攝影器材的歐吉桑和有心拍照的美眉,是一大高招。後繼者也發現到了,否則也不會一個接一個跳進來。不是嗎?不過要提醒大家,片幅大小這種論戰,從LEICA推出35mm相機以來就沒完沒了,短時間內也別指望會結束。所以,閒聊一下無妨,別太為這主題傷神囉。
4/3的性能極限目前是很明顯的,對專業人員來說,不要說4/3不行,APS-C都還不夠看。那是不是要說APS-C兩面不是人,比性能輸FF,比小比輕輸4/3?其實吵這個很可笑,專業的攝影師根本不會來討論4/3的性能,好像F1的賽車手不會去嫌日產的車跑起來不夠快,一般的消費者連4/3的性能都發揮不了,在那邊瞎掰啥比較好啥不夠好,一輩子開車時速沒超過一百四的,在抱怨保時捷性能不如法拉利,這不是很可笑嗎?
每次看到NEX都是被批機身小鏡頭大有什麼用剛剛特地去翻了一下M43的鏡頭資料以NEX現有常見的16mm跟18-55來比較M43同焦段的鏡頭我覺得也沒小到那去啊?還不是差不多大~重量也相去不遠~請問這樣NEX鏡頭是大在那?回歸機身面~P家除了GF系列大小差不多~G跟GH很明顯都大很多吧?o家的話則是大小都相去不遠所以整體看來~若是單以體積來比較(不論是機身or鏡頭or鏡頭+機身)而論我覺得NEX不算差到那裡去吧?我不懂老是看到人家說NEX頭大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