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X系列(含F3) 細節的補捉是不是比較沒那麼出色?

一開始我就寫明,日本網頁說 E 18-55 是全部無反 kit 中最差的.
就算不看 MTF,E 18-55 的色散、變形也是最大.
你就強調 E 18-55 中央最好,又人身攻擊我而被管妹砍掉幾篇.
現在反倒開始裝無辜了...
日文原文沒寫的東西請你不要自己加油添醋
就像前面你說全世界認為怎樣跟所有評論網站認為怎樣
還有我根本沒說過E18-55絕世好鏡這幾點
請你就事論事理性討論
日本那幾張照片中央比不贏
現在又要扯色散,變形!?變形金剛嗎?
引述孔子說過的話原來叫人身攻擊啊
被刪文不就有人發言很不理性
導致一連串有關的文都被移除
你沒被刪文?是誰在裝無辜呢
tyf000 wrote:
完全同系統組合的 E 18-200 光圈全開也是輕鬆打趴 E 18-55...(恕刪)


上面戰火兇猛
來個題外話...退退火氣

第一代的18-200是目前評價最好的旅遊鏡
同焦段裡面C和N的評價都還沒有這款的好
算是一隻蠻低調的好鏡頭
買NEX強烈推薦購入
不過SONY的E接還在這焦段已經推出了三隻了
初代、LE(貼牌)、到最新發表的PZ版本
不知道為什麼要一直重複出這焦段...
tyf000 wrote:
所有評論網站一致認為 E 18-55 光學畫質不佳,也只有你認為 E 18-55 是絕世好鏡,不但可旁打其它 apsc kit,還能下打 m43 kit。...(恕刪)


下面經驗分享 沒數據沒曲線
所以單純喇賽非專業 可不用參考

其實我用550D GF2 到最後入手5N
都只搭配變焦kit 而只有GF2是水貨雙kit
拍的過程沒有感覺這隻鏡頭特別差耶
比550D略好些 和GF2的不同片幅就不比較以免引戰也沒意義
不知道是不是5N的感光元件首次採用邊角微透鏡和首次在NEX導入數位修正的關係?
(所以也可以說是好機身救了他?)
18-55絕對不是絕世好鏡等級 這應該是最沒爭議的
湘水 wrote:
下面經驗分享 沒數據...(恕刪)

無反的鏡頭在設計上的需求會跟單眼不同.
單眼用相位對焦,就算鏡頭不銳利,相位差仍存在,也能順利合焦.
加上相位對焦點大多集中在畫面中央,所以鏡頭只要中央畫質不太差即可滿足.

而無反採用的對比對焦,則非常要求鏡頭銳利度,只要成像稍微糊了,就會判斷成無法合焦。而且無反又允許用戶能全畫面對焦,所以鏡頭設計也必須全畫面都夠銳利才能達到基本的對焦需求。

m4/3 能把對比對焦做到那麼強,很大的因素要歸功於鏡頭的銳利度。或者反過來說,m4/3 其實是不得不拉高全畫面的銳利度,否則對比對焦系統就搞不起來。

sony 以 nex 切入無反市場,在機身方面算是相當成功。但其鏡頭設計,基本上仍沿襲 dslr 的舊習慣,導致對焦一直趕不上 m4/3,迷焦問題也更嚴重。最後只好轉而在 sensor 埋相位對焦點來改善。

如果 E18-55 生在 dslr 系統上,還可算是一顆不錯的 kit 鏡.
但在使用對比對焦的無反系統,就跟其它無反 kit 差遠了.
依照大師理論
GX1+X鏡比5N+E鏡糊
所以GX1對焦速度比較慢
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GX1對焦速度比5N快

jackweng wrote:
依照大師理論GX1+...(恕刪)


他想表達的是M43世界每隻都是神鏡吧,是曰 神鏡理論
14-140應該搶翻天才對它對焦0.1秒最快所以最利

tyf000 wrote:
無反的鏡頭在設計上的需求會跟單眼不同.
單眼用相位對焦,就算鏡頭不銳利,相位差仍存在,也能順利合焦.
加上相位對焦點大多集中在畫面中央,所以鏡頭只要中央畫質不太差即可滿足.

而無反採用的對比對焦,則非常要求鏡頭銳利度,只要成像稍微糊了,就會判斷成無法合焦。而且無反又允許用戶能全畫面對焦,所以鏡頭設計也必須全畫面都夠銳利才能達到基本的對焦需求。

m4/3 能把對比對焦做到那麼強,很大的因素要歸功於鏡頭的銳利度。或者反過來說,m4/3 其實是不得不拉高全畫面的銳利度,否則對比對焦系統就搞不起來。

sony 以 nex 切入無反市場,在機身方面算是相當成功。但其鏡頭設計,基本上仍沿襲 dslr 的舊習慣,導致對焦一直趕不上 m4/3,迷焦問題也更嚴重。最後只好轉而在 sensor 埋相位對焦點來改善。

如果 E18-55 生在 dslr 系統上,還可算是一顆不錯的 kit 鏡.
但在使用對比對焦的無反系統,就跟其它無反 kit 差遠了.

大大說的這我不是很懂,我有些問題,
照這說法20MM F1.7對焦不快,是銳利度太差?
對焦也沒比14MM,14-42MM,14-140MM快,所以20MM F1.7銳利度遠不如它們?
所以同理20MM F1.7的對焦速度來看銳利度在m4/3算差的?

有的人說強的是數位修正,而不是光學設計,
如果完全關掉數位修正,是否有這麼神?
只要結果是好的,大量數位修正也可以,
但如果說這就是全拜鏡頭原本優秀的光學設計,有待商榷.

伊娃柯夫 wrote:
有的人說強的是數位修正,而不是光學設計,
如果完全關掉數位修正,是否有這麼神?
只要結果是好的,大量數位修正也可以,
但如果說這就是全拜鏡頭原本優秀的光學設計,有待商榷


試想,如果鏡頭真的不好,靠數位修正就可以變成不錯甚至比別人用心做得還更好,如果數位修正有那麼厲害的話,被設計很好的鏡頭用上會是如何?不就變成前所未見的超高畫質?但想也知道這是夢話而已。

M43會利用數位修正是可以達成控制體積又保留一定畫質去設計鏡頭的目的才用上的,有些廠商則是開發用來彌補光學上的不足,出發點完全不同,前者是有理由的使用並非不用數位修正就做不出好鏡頭,後者是否可以說由於技術上的不足所以要靠數位修正來補強呢。
kanako0605 wrote:
試想,如果鏡頭真的不好,靠數位修正就可以變成不錯甚至比別人用心做得還更好,如果數位修正有那麼厲害的話,被設計很好的鏡頭用上會是如何?不就變成前所未見的超高畫質?但想也知道這是夢話而已。

M43會利用數位修正是可以達成控制體積又保留一定畫質去設計鏡頭的目的才用上的,有些廠商則是開發用來彌補光學上的不足,出發點完全不同,前者是有理由的使用並非不用數位修正就做不出好鏡頭,後者是否可以說由於技術上的不足所以要靠數位修正來補強呢。

同意不反對.

那請問tyf000大說的對焦理論,您支持?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