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 wrote:
下面經驗分享 沒數據...(恕刪)
無反的鏡頭在設計上的需求會跟單眼不同.
單眼用相位對焦,就算鏡頭不銳利,相位差仍存在,也能順利合焦.
加上相位對焦點大多集中在畫面中央,所以鏡頭只要中央畫質不太差即可滿足.
而無反採用的對比對焦,則非常要求鏡頭銳利度,只要成像稍微糊了,就會判斷成無法合焦。而且無反又允許用戶能全畫面對焦,所以鏡頭設計也必須全畫面都夠銳利才能達到基本的對焦需求。
m4/3 能把對比對焦做到那麼強,很大的因素要歸功於鏡頭的銳利度。或者反過來說,m4/3 其實是不得不拉高全畫面的銳利度,否則對比對焦系統就搞不起來。
sony 以 nex 切入無反市場,在機身方面算是相當成功。但其鏡頭設計,基本上仍沿襲 dslr 的舊習慣,導致對焦一直趕不上 m4/3,迷焦問題也更嚴重。最後只好轉而在 sensor 埋相位對焦點來改善。
如果 E18-55 生在 dslr 系統上,還可算是一顆不錯的 kit 鏡.
但在使用對比對焦的無反系統,就跟其它無反 kit 差遠了.
tyf000 wrote:
無反的鏡頭在設計上的需求會跟單眼不同.
單眼用相位對焦,就算鏡頭不銳利,相位差仍存在,也能順利合焦.
加上相位對焦點大多集中在畫面中央,所以鏡頭只要中央畫質不太差即可滿足.
而無反採用的對比對焦,則非常要求鏡頭銳利度,只要成像稍微糊了,就會判斷成無法合焦。而且無反又允許用戶能全畫面對焦,所以鏡頭設計也必須全畫面都夠銳利才能達到基本的對焦需求。
m4/3 能把對比對焦做到那麼強,很大的因素要歸功於鏡頭的銳利度。或者反過來說,m4/3 其實是不得不拉高全畫面的銳利度,否則對比對焦系統就搞不起來。
sony 以 nex 切入無反市場,在機身方面算是相當成功。但其鏡頭設計,基本上仍沿襲 dslr 的舊習慣,導致對焦一直趕不上 m4/3,迷焦問題也更嚴重。最後只好轉而在 sensor 埋相位對焦點來改善。
如果 E18-55 生在 dslr 系統上,還可算是一顆不錯的 kit 鏡.
但在使用對比對焦的無反系統,就跟其它無反 kit 差遠了.
大大說的這我不是很懂,我有些問題,
照這說法20MM F1.7對焦不快,是銳利度太差?
對焦也沒比14MM,14-42MM,14-140MM快,所以20MM F1.7銳利度遠不如它們?
所以同理20MM F1.7的對焦速度來看銳利度在m4/3算差的?
有的人說強的是數位修正,而不是光學設計,
如果完全關掉數位修正,是否有這麼神?
只要結果是好的,大量數位修正也可以,
但如果說這就是全拜鏡頭原本優秀的光學設計,有待商榷.
伊娃柯夫 wrote:
有的人說強的是數位修正,而不是光學設計,
如果完全關掉數位修正,是否有這麼神?
只要結果是好的,大量數位修正也可以,
但如果說這就是全拜鏡頭原本優秀的光學設計,有待商榷
試想,如果鏡頭真的不好,靠數位修正就可以變成不錯甚至比別人用心做得還更好,如果數位修正有那麼厲害的話,被設計很好的鏡頭用上會是如何?不就變成前所未見的超高畫質?但想也知道這是夢話而已。
M43會利用數位修正是可以達成控制體積又保留一定畫質去設計鏡頭的目的才用上的,有些廠商則是開發用來彌補光學上的不足,出發點完全不同,前者是有理由的使用並非不用數位修正就做不出好鏡頭,後者是否可以說由於技術上的不足所以要靠數位修正來補強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