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能用的相機,只有1系列、5d3、7d系列,其他真的不用考慮因為你會被對焦系統打敗,真要考慮發色1ds2才是經典,也不會是上述的任何一個。
前面都只是小小的經驗談,看似講垃圾話但其實用過就會知道我為什麼會這麼說了,回到發色,現在後製軟體這麼多也越來越強大,是該學一學後製,而不要一直討論原始發色、iso抑制雜訊如何,因為發色可以調、iso基本上高手都是把機身抑制iso關掉,要抹都自己抹的,想抹也是要會後製,如果你會後製也習慣後製,那麼你只會在意相機是否能夠準焦和細解保留如何。
後製可以辦到甚麼?
發色
lightroom 如果會製做換膚檔或是去網路上找,一鍵換膚從s跳c或跳富士只要幾秒鐘的時間,顏色應該就已經差不多了,再拉一拉色階、曲線、顏色飽和也可以拉一拉,一張照片幾秒鐘就完成了。
ISO
photoshop 濾鏡這麼多,圖層疊一疊,甚麼時候用色版去抹或甚麼時候用lab去抹,抹完以後遮色片蓋一下,擦出你想抹的地方,也不用多久時間,時間快慢要以熟練度為主,但這些都比機身抹的好。
數位時代,就算是機身直出也是機身先幫你後製過了,不管顏色、iso、銳利度這些都是機身已處理過的才讓你看到,相機這麼小,電腦運算速度比相機強上好幾倍吧,要抹、要顏色、要銳利度,對像片要求很高的人都寧可用電腦自己來,盡量不要讓相機去後製到相片這樣的raw檔最珍貴。
當然自己的白平衡設定和光圈、快門、iso設定自己也要會控制,這些都是人為的因素,要保留最好的raw檔,本身技術也要到位。
聽我這麼說好像後製就很重要,就可以無敵,那當然不是,顏色、iso、銳利後製可調,但也有後製無法解決的,像剛剛說的人為因素、控制相機技巧的拿捏,
除此之外,
沒有特別挺某一家或某一台相機,因為每一個產品廠商自己銷售的手法上不同價位本來功能性就不同,但只要以相機的準焦度(耐不耐用)、細節的保留(機身)、鏡頭的特性(鏡頭),來選擇相機,就不會跑很多冤枉路,並且一定要學習如何後製,保證您可以盡量快速的拍出你滿意且讓人驚嘆的照片。
至於c家我想還是屬於大眾主流,maybe canon在相機界比較有名,maybe是根本盲從沒研究過相機,但初入攝影的人,會把一切的失敗照片歸咎於本身技術不好,再來就開始對相機不滿,再來就對canon擠牙膏不滿,再來就開始跳家或是認命接受事實,因為我也玩過600d 5d2 6d 5d3 1ds2,紅圈圈也玩了不少顆,但我現在只留a7在身邊,輕鬆自在拍照,至於為何繞了一圈跑去玩a7,就留給大家去體會,買新機跌價,二手價交換機身鏡頭,這也是玩攝影的必經過程阿。
以相機的準焦度(耐不耐用)、細節的保留(機身)、鏡頭的特性(鏡頭),A7不選擇嗎?FE鏡是Z開頭不選擇嗎?

Flickr 上 ChienChengYu 的 寶島時代村&天梯
手持,解像力細節保留完整,重點是我在搖擺的微笑天梯上。

Flickr 上 ChienChengYu 的 寶島時代村&天梯
沒有人像有鴨像,小鴨子追焦成功,同理小朋友也可以追焦,不要再懷疑A7的對焦速度了,這隻鴨一直走來走去,行進中拍攝。

Flickr 上 ChienChengYu 的 寶島時代村&天梯
小兔兔也是亂跑。

Flickr 上 ChienChengYu 的 寶島時代村&天梯
小豬豬不動用峰值對焦,畫質可以再提升很多,網子內也可以如此清楚,峰值輔助迅速完成手動對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