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K wrote:
以前玩相機的就說相機...(恕刪)
要看的是整體,人均收入和生產成本一起看,以前製造技術沒現在進步,自動化生產設備沒那麼多,製程也沒那麼先進,現在塑膠射出鏡片一堆,自動化製程普及率比以前高
如果只以台灣來說,現在一堆人的薪水可沒以前水準(以前電子產業沒經驗的大學生30000-32000起跳,現在呢? 不要拿極端例子來看,拿一般的來看就好),但是物價只是越來越高
EF 50 1.4我沒看過一顆要6千的,我只知道一萬出頭,EF 50 1.8一顆3千出頭,RF 50 1.8可以賣到快6千,排除研發成本(50 1.8這種鏡頭光學沒啥變化是要多少研發成本?),材料成本有那麼高嗎我實在很懷疑
少人買為了攤提研發成本只會越賣越貴,這樣下去就讓買的人越來越少,到最後就像美國F22戰機一樣,連美國政府都養不下去
不研發太強的新機以市場上來看其實還好,只要一般機種便宜些還是能恢復一些市場,航空公司不是靠商務艙頭等艙賺錢的道理是一樣的
不然就是加強軟體,要說攝影加入AI就不是攝影? 不會啦,PS都導入AI了,相機加入AI只要做成要不要用隨你就好,但是不能沒有
我以前在01這邊說AF要導入AI還被笑嘞
以後的AI可能會幫你自動按下快門(會判斷最佳時機,如果能連上網做即時分析的話,配合大數據與類神經網路),但是構圖還是要靠人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