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單眼與類單眼的差別...

SLR:傳統單眼相機

DSLR:數位單眼相機,同SLR設計,分為全片幅及APS-C兩種只是把感光元件由底片換為CCD,NIKON D70左右時期出的所有相機或是 小DC都幾乎是使用CCD來的,而CCD目前已由CMOS取代比CCD,如CANON 550及NIKON的D300開始便改用CMOS,CMOS的優點是更省電雜訊更低,而可更換鏡頭,由鏡頭的焦端光圈大小來取景拍攝,同時可以使用B快門+快門線來做到長時間曝光,現在DSLR各家的堪用ISO應該都在3200左右,高階機皇機種,甚至標準感光度可達ISO 12800,最高可設置到相當於ISO 102400(Hi 3)例如NIKON的D3S,而這1.2年出的機種也開始加入錄影功能,也有單/雙音軌的收錄音,有些機種甚至可以邊錄影邊拍攝,高階的可以由錄影的畫面做截取圖檔,解析度1024左右,而看個人預算就到多少就到多少的機身鏡頭

DC:分為一般小DC&高階DC(含類單眼):可以比一般DC更多的調整參數設定,焦段從24/28-300mm以上都有,為不可換鏡頭之機種,目前各家的ISO勘用ISO800-1600左右,高階的機種可以支援RAW檔拍攝也有M模式來手動控制光圈及快門,也有支援B快門,甚至可以外接閃燈,一般都是在30秒,少數機種可以到60秒,也開始有大光圈2.8甚至2.0,也都可以錄影也有支援HD錄影,可以應付一般人大部分的需求

M4/3 DSLR:為無反光鏡結構透過電子觀景窗來觀看取景拍攝,目前SONY NEX系列及PANASONIC GF系列,拍攝畫質直逼DSLR,同樣為可以更換鏡頭設計,有DSLR的畫質及DC的輕巧,但價格上與入門等級的DSLR差不多,頗受女性市場的歡迎,但在可用ISO部分則與DC差不多,但雜訊比DC少很多,堪用ISO最多到1600,但大部分機種都不支援B快門及快門線來做長時間曝光,而也透過轉接環也能使用各家的鏡頭,目前看來有蠶食到入門等級的DSLR的市場,有可能會取代入門等級之DSLR

以上就是我的解釋說明 

佛貝魯男爵 wrote:
請問CANON的G1...(恕刪)


高階的數位相機 ←G12

類單眼有這名稱 應該砲機(高倍數)這種才算吧

現在一堆 小DC 大家都叫類單 連EVIL也淪陷了!?
sinbaohya wrote:
如提...想請問數位...(恕刪)


建議不要用中文縮寫用語,到最後可能都混亂一談。

可以參考N家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

以下沒有特別說明,通常代表包含有不同成像大小設計,也不一定是可交換鏡頭,因為有些這些也都可以包有定義結構但無法交換鏡頭。

SLR(single-lens reflex)就是具有反光鏡結構,可以直接透過裝設的鏡頭來取景與曝光,其中包含不同底片尺寸設計,大多是可以交換鏡頭,其中35mm是其中最多使用。




DSLR就是數位化的SLR,像是CANON NIKON SONY(KM)等有推出和當初35mm底片相同卡口架構的DSLR,用全片幅稱呼。其中OLYMPUS與其他廠商也在光學設計目標下,重新成立同樣DSLR結構,但使用較小感光元件的4/3系統,例如OLYMPUS E-5





EVIL<electronic viewfinder interchangeable lens>這是目前較新用詞為,但還有一些爭論,大多是用在M4/3如GF1  GH1 E-P1等或NEX 3 等,是一種可交換鏡頭系統,直接用感光元件光曝光取景,在傳到EVF或LCD顯示影像!





和DSLR差別
數位相機剛出來的時候它很多概念都是承襲傳統的底片相機
而底片相機簡單來分就幾類
SLR、TLR、RF、COMPACT...。
SLR我們習慣稱「單眼」,相信這個名詞來自日文「一眼レフ」中的「一眼」
「一眼」可能是日本以外形來區別「二眼レフ」相機(如ROLLEIFLEX那種的)而用的
「レフ」就是REFLEX的縮簡,而中文用了「一眼」而沒用「レフ」,所以才有現在的情況。
除了日本和台灣之外,好像也沒「單眼」或是「SINGLE EYE」、「ONE EYE」之類的名稱。
所以,我認為我們所稱的「單眼」就是「SLR」只是當時翻得不精確而已。
而日本也是個超愛用「縮名」的國家,「一眼」也就可以代指「一眼レフ」
(個人電腦PC=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縮稱為パソコン,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一眼レフ」長期以來就以「可交換鏡頭」為其特色,並且和輕便相機是相對的,加上外形等因素..
(RF的使用者和SLR及輕便相機相比真的是很少數,所以暫不討論...)
所以當現在出現新的東西EVIL時,在市場分類上也把它分到「一眼」裡頭去。
OLYMPUS是以「一眼レフ(E系列)」及「マイクロ一眼(EP系列)」(微單眼)
SONY是以「一眼(A系列)」及「小型一眼(NEX)」
PANASONIC...現在已經沒有DSLR(原L系列)了,所以G系列是分在「一眼」。
而雜誌的話,現在多以MIRRORLESS(ミラーレス=無反光鏡)稱它們。



另一個被長期污名化的東西就是「傻瓜相機」
美、日都稱這種東西是「COMPACT CAMERA」也就是「輕便相機」
就台灣弄了一個有趣的名稱「傻瓜相機」,反正一般來說這種東西不貴,
(用T2、TC-1那種高檔貨的人應該不會認為他們是「傻瓜」吧....)
也就這麼用下去了...。
到了數位時代,別人稱它是「數位輕便相機」
如果在那個隨便一台100萬畫素的就要萬元起跳的年代,那台相機叫「數位傻瓜相機」.
我想可能銷量會很差吧....
於是又用了個更怪的名字「消費級數位相機」
這個看來好學術的名字,剛好搭上那個數位相機仍然有點神秘感的年代也就被這麼用了...
BUT...消費級應該是相對於工業級或實驗級之類的吧..
就像「消費性電子產品」這個名稱一樣
也就是這種東西主要是設計來讓消費者買回去享受用的..
以現在一般的數位相機包括DSLR或EVIL如此便宜而普級的情況來看
這些都算是「消費級數位相機」才對...

有人認為討論名稱很無聊,重要的不是手上的相機而是相機後的那顆腦袋。
但就是因為沒有比較明確的名稱,所以店家「編」個新名詞大家就買單..
類單眼不就是利用「單眼」聽起來比較高級,所以管它「類」了單眼的什麼
叫做「類單眼」的就是高級貨....連BENQ都有類單眼了..
之前小DC上光學防手振還是P家一家OIS獨強的時候,
市場上就出現了一大堆「電子防手振」...也就是把ISO從400一直往上加到6400
拍出來是不晃了沒錯...但是畫質也全毀了。
一堆要試手振功能的客人,在拿到相機時ISO都被調到3200或6400,
管他怎麼搖,畫面永遠都不會晃到!!

http://tw.myblog.yahoo.com/zaizai_chen
妳還是用手機拍拍就好了啦
sinbaohya wrote:
如提...想請問數位...(恕刪)

gundankk wrote:
DSLR:數位單眼相機,同SLR設計,分為全片幅及APS-C兩種...(恕刪)


你把canon機皇的APS-H擺在哪?
我的部落格 http://blog.yam.com/spst
酸民好多
建議樓主如果對相機的名稱分類有興趣
最好還是從原始名稱去探究比較準
畢竟單眼、類單、可交換鏡頭這些都是翻譯過的名詞

我在這邊簡單整理一下維基百科英文頁面的連結好了
有些部分有中文解釋,有些則沒有
其實從開頭的介紹部分來閱讀應該就能有初步的釐清



中文:單眼相機 原文:DSLR(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s)



中文:雙反相機 原文:TLR(Twin-lens reflex camera)



中文:類單眼 原文:Bridge camera


中文:電子式取景可交換鏡頭相機 原文:EVIL(Mirrorless interchangeable-lens camera)



中文:傻瓜相機 原文:Point-and-shoot camera

根據定義 → 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恩...所以除了這種以外的相機你都可以說他是類單眼

但是是類其中的哪一項呢?

1.可換鏡頭
2.操控(Av、Tv、M)
3.片幅

但這些都只是一台單眼相機(定義上的)附帶(或者說基本的)功能或功用

因此可以衍生出非常多種組合...

若按此框架來講,就算有一個Av你都可以說他是類單眼...

這樣問題就來了

因為不管是任何相機只要有單眼相機的特點,都會有人叫他類單眼

所以到底是類單眼的"功能"、"操控"、"可換鏡頭"還是類什麼呢???

那如果有一台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結果他無法換鏡頭,那他又是什麼呢XD


基本上只要沒有符合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就不能說他是單眼(當我們口中的單眼=Digital single-lens reflex camera
時)了



傳統單眼SLR的分別是用
1.有無內置反光鏡(單眼必要條件)
2.把鏡頭蓋起來是否能看見外界景物.(鏡頭直通觀景窗)(單眼必要條件)
3.可以交換鏡頭(只是附加功能,並非單眼條件)(當然還有細項,如熱靴,快門線等等..但不細說了)
這幾大項來分野

單眼的目的是為了所視(從觀景窗看到的)即所得(最後能呈現在底片上)

但隨著科技進步到了DSLR
把底片換成了感光電子元件
又出現了EVIL,把反光鏡取消,直通觀景CCD
其實這已經不是以前的單眼可以來分了.
也可以說不能用單眼或類單眼來分.

DSLR結構最接近SLR
所以它可以延用單眼一詞來接班,大家都無異議.

類單眼和DC因為沒有反光鏡,也不能交換鏡頭,故它不算單眼.這大家也無異議.

最有爭議的就是EVIL機
沒反光鏡卻可交換鏡頭
不懂的人叫它類單...
但有點了解的人就叫它單眼,因為可以交換鏡頭.
但,它的觀景窗在蓋起來會看不到景物.(所視即所得)
用上述三點傳統單眼來分野,有符合二點,故可稱為單眼.
但是,和類單眼混為一談也對不起它.
所以,還是稱它為EVIL(惡魔)機吧.
又,如果把DSLR的反光鏡拿掉,再用CCD螢幕替代觀景窗,它還算不算單眼呢?還是算大體積的EVIL?

為什麼大家要分什麼單眼,類單眼?
因為拿單眼比較專業?!
什麼?你拿類單眼... 去去去....

是因為廠商的商業區別,把最多的功能做到單眼上.
故單眼在人的心中有著專業的代表
其實,早期的RF雙眼機的呈像一點也不輸單眼,也可交換鏡頭,口徑和光圈也夠大.
重點只是,單眼的功能比較多.
一切都是商業操作.

科技進步了,也有些功能也在非單眼上才有,
不得不配服廠商藉著科技,把功能加諸在不同的商品上.
用傳統的單眼觀念來看現在的相機,自己本身就已經跟不上科技的腳步了
還再用它(傳統)來定義現代相機,更是個錯誤.

DDAI wrote:
他們都是單眼喔 並不...(恕刪)


NEX的片幅一樣是APSC~
而且只要X1.5~不必X1.6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