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lli wrote:
這些項目我都建議分項目個別探討的
看評分只是懶人包,完全看不到重點
但是m43機身還是有差距的,像是新型的E-M1以及GH4,他的動態範圍就勝過許許多多APS-C的機身
幾乎是頂級APS-C單眼的表現,當然....體積也很龐大笑大笑XD
不過color sensitivity和SNR18%,都仍舊與片幅較大的機身有一個落差
兩相疊加,導致在雜訊上(純淨度)還是會顯現出來,假如在低ISO照片放得越大,越明顯
同樣的APS-C對比FF也是有這樣的情況
但是m43與中低價的APS-C越來越接近,加上光圈可以輕易設計較大的優勢下,我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取代
APS-C,
不過,題外話,常常用m43較小片幅的鏡頭來批評貶抑APS-C鏡頭是無知的
因為照這樣來講,手機上的那些鏡頭才是最強中的最強....一堆超乎完單眼現實的數據
所以重點在於機身差距有多少, 鏡頭差距又有多少
SNR18%, 以往差距約在20%左右(不曉得auspice72兄的機身是?)
但20mm F1.7則光圈大19mm F2.8超過一級以上
若比auspice72兄所說"室內稍微暗一點的地方", 這種組合到了暗處, M43組合雜訊會較少
小片幅的鏡頭較好設計, 大片幅的感光元件較好, 這是物理天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