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doba21 wrote:
試想一下200MM在FF上帶來的壓縮感
與100MM在M43有何不同
這舉例很奇怪
因為 沒啥不同....
meridian wrote:
感光元件成本差蠻多的喔
APS sensor field size 14.9x22.3mm(Canon)
曝光機field size可以開到26x33mm, 所以一次就可以完成一個layer曝光
但FF是24x36mm, 就必須要曝兩次接起來, 所以製程數量會是APS兩倍, 一個layer要曝兩次, 成本也是兩倍
且8吋晶圓可以切24片FF sensor, or 80片APS sensor, 這部分成本差了3.33倍, 如果再考慮良率問題, 最終一片FF sensor生產成本應該會是APS sensor的15倍以上
若APS sensor價值1000元, 那FF就要15000元了
(推估生產成本應該不到1000, 不過大部分廠商都還是外包生產的, 代工廠也要賺錢)
再加上產品定位問題, FF相機價格估計很難低於3萬
meridian wrote:
不過現在我的觀念卻反過來了, FF要搞定APS或M4/3不會那麼快,
其實有幾個重點不能套用當初M4/3的模式...(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