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靈魂 wrote:
不敢在大師面前"搬"門弄斧
獻上拙作幾張,望老師指教一下...(恕刪)


偶不素大師老師啦 是新手 只會亂拍亂貼 ^^"


你拍的真是好呀! 高手!

尤其喜歡第一張 時間點 快門計算的時間真是準! 讚!

獻上兩張普普通通鳥 今天拍的 請阿俊俊大師 多多指教



白腰文鳥



褐頭鷦鶯

peirreflame wrote:
偶不素大師老師啦 是...(恕刪)


去生竹鳥出來啦!

看樣子~我們只能明年五色鳥的季節見了...

分享228公園五色育雛




麻雀耐性真好 等五色母鳥離巢



圍著洞口連續東繞西繞 後來換地方躲~ 洞口樹幹下方等

真是吃性堅強呢 ^^"






相片攝於2011年8月7日





伯勞到來 秋天了 候鳥季也開始了



專門挑幼嫩小鳥吃的小猛禽 老是引起附近鳥群驚慌



野外難得看到大猛禽 週圍霎時鴉雀無聲 鳥群不是躲 就是逃命



伯勞 原圖

這隻家夥前幾天來之後 我就再看不到山紅頭幼鳥 昨天還看到的鷦鶯+幼鳥

今天也不見了 希望他們安然無恙 ˇ.ˇ



裁圖

今天鳥荒 碰到兩隻一大一小猛禽 鳥兒們紛紛躲藏逃命去 沒拍幾張 =.="

以上手持拍攝 300 2.8 vr2 的vr防手震 真是無話可說 讚!

幾乎張張成功 是我是用過很多鏡頭防手震最優的 甚至遠遠超越canon4級防手震功能





今天等鳥沒事聊天時 順便測試TC-20E III增距鏡 附帶幾張圖供參考~



300mm f/4.0 original



300mm f/4.0 crop



300mm + TC-20E III f/5.6 original



300mm + TC-20E III f/5.6 crop

以上兩張裁圖約在 1450 x 左右



攝於2011/09/22


原圖

一大早趕到228公園 五色育雛點旁的廟宇正好農曆7月普渡 =.=

轉移陣地 換到中正紀念堂拍

早上人多到晚了 只好選背光人少位置拍攝



公鳥不知道叼啥食物回巢 嘴在洞內看不清楚



放大一看 ...

天吶~ 是 ...蟑螂!!

拔拔的愛心 想必五色幼鳥應該吃的很甜蜜吧!



母鳥來來回回忙碌 粉盡責的找食物



母鳥 : 哼! 這死老公 跑去勾搭小三吼



以為是幼鳥探頭了 細看毛色原來是公鳥 白高興一場 =.=

公鳥 : 哇抵佳啦! @@"



難得兩隻親鳥交班畫面



公鳥又去逍遙了 這下不知那時才會回巢育雛



攝於中正紀念堂拍 2011年8月11日


使用一個月d700感想~

相機iso超過1600拍攝後放大裁圖很容易看到雜訊花點 iso越高雜訊越多

以飛行姿勢的拍攝 通常都採iso4000較多 才能拉高快門抓住凍結畫面

雜訊抑製方面 避免裁圖過大 必須鏡頭更靠近主體拍攝取得大圖

裁圖也要保持在原圖的3/2以上 才能避免令人不悅的雜訊

拍到一張乾淨的圖 (如最後一張交班圖)

雖然 靠近拍鳥變大 鳥飛行快 畫面小能抓到的離洞口距離短 比較難拍

限於d700機能本身設計 也就不得不將就 變通方法


比較起以前使用的2100萬畫素相機 裁圖到92%銳利驚人細節一覽無遺

至100%尚能保持銳利不鬆散 換算成等效距離 大約是250mm

d700相機畫素1200萬 畫素少 100%檢視鬆散(不能看) 非常不利於裁圖

保持一定水準就不能超過50% 也就是換算大約比例 以300mm距離拍攝來說

使用d700拍攝大約是200mm


另一點白平衡方面 極為不準確 必須後製調整 修改色溫 以及色相

對於不喜愛後製的拍攝者來說 相當麻煩 少了原汁原味的感動

使用d700期間 也向不少鳥友 前輩們請益 借用nikon其他高階的相機了解 如d3s

感覺效果並不是與售價等齊的理想(比較起1d4)


我想 能解決以上這幾方面的缺陷 只有先等新出的相機 性能若不能大幅超越d700

也只有添購600mm鏡頭囉!




昨天忙碌了一天找點 設鳥點 晚上剛到家 接到店家來電

等待已久的 nikon 328 vr2新款砲衣剛到 立即趕去購買



一共6小件迷彩布料加上鬆緊帶

使用感覺 大致上~



1)遮光罩尺寸剛好緊密適中

2)橡膠握把 雖然合尺寸不過緊也不鬆垮 到是 長度稍微長了0.1公分左右

3)變焦環 尺寸服貼 長度長了些 與前後的砲衣緊密擠在一起 轉動變焦時 摩擦的阻力 很不順暢

若是再減少0.2公分左右 長度變短些 就理想了



4)操作開關以及VR防手震開關這區域的砲衣設計 極為不理想

長度過長與前後砲衣重疊 雖然操作開關有設計一塊活動黏貼帶 可以打開操作 黏上防水防塵

VR防手震開關卻沒有設計 令人暈倒

無奈 方便總是考慮優先 只好自己動剪刀 自己剪掉多餘布料 管他醜不醜 =.="

5)腳架環 轉環與背孔帶環的挖洞恰到好處 只是砲衣長度似乎不均勻

好像都是問題都是出在"長度"



6)鏡頭尾部這塊砲衣 很不理想

太長了 尺寸完全不合 不服貼 檔到相機 安裝不便 摩擦久了肯定相機傷痕累累

唯有裝上增距鏡時 還可一用 只是 ... 拆拆裝裝砲衣 很麻煩



6)考慮到上敘以及記億按鍵紐操作方便 還是不裝的好



以上分享給將要入手的鳥友一個參考~

雖然缺點很多 如上所敘 國內也只有一家生產 "定價3500" 似乎與品質有些出入

但是 常從事野外拍攝 砲衣的重要性不容諱言

尤其 將來的候鳥季 海邊氣候 以及山上野外拍攝 動輒K到 蹭到 絕對家常便飯

首當其衝遭殃的 絕對是貴桑桑的碳纖遮光罩 砲衣這時的好處 總比沒有好吧!



攝於 2011/09/27


小鳳頭已經長大些 飛離原來的中正紀念堂的前面活動區域 往外發展







學大鳥翹二郎腿 有模有樣 可愛極了 @@"


手持拍攝

相片攝於 2011年8月11日 中正紀念堂


小鳳頭開始東張西望 這世界對她來說 還是很新鮮的 與成鳥穩成持重比較起來 幼鳥還是可愛多了



東瞧西瞧 不知看到了啥 以為他應該會展翅飛 拿相機的手 已經等到抖到不行 =.="



伸展筋骨



二郎腿翹的發酸





手持拍攝

相片攝於中正紀念堂 2011年8月11日



雖然是小鳳頭 正面看起來 還是挺兇悍的 ^^"





發呆中 ...



突然嚇了一跳 看到隻蜜蜂



快跑 ...

平常鳳頭獵食老鼠 大蜥蜴 鴿子 扭頭 抽腸 生吞活剝吃骨頭 兇狠模樣 竟然會害怕隻蜜蜂耶



好像蜜蜂還在 害怕中 =.=



好可憐喔



這張姿勢 超級卡哇意









前後拍了將近40分鐘 始終停留原點 沒等到小鳳頭展翅+天色不佳 只好回頭繼續拍攝五色鳥育雛

(其實是鏡頭拿的手酸 =.=) 改天有機會在拍囉!



天色越來越晚 d700高iso拍飛行 真是粉吃力



沒光線了 收工!



手持拍攝

相片攝於中正紀念堂 2011年8月11日











相片攝於中正紀念堂 2011年8月13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6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