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0720 wrote:
不要再叫感光元件35...(恕刪)
這個是對於格式誤解!
並不是全幅機是最大!
全幅本身意思只是表示感光元件達到該格式原本要求。
所以不管135 120 4X5或著其他各種系統本身都是有各自全幅。
35mm系統本來就是小底片格式系統,是因為小才使得他方便攜帶與隨拍。

35mm格式,是片寬35mm,扣掉其他成像面是36X18mm
PENTAX 645D的系統格式是120系統,片寬60mm,這個格式大小成像面大約是56X41.5mm,所以44X33mm還未達到全幅格式大小。
就像同樣35mm電影底片,他的大小也不是36X18mm,而只有一半,因為它是縱向使用,而那些電影格式大小也都不會很大,即使他的鏡頭看起來非常大。
有興趣可以參考
新手疑惑與解答大樓(操作與細節說明以NIKON機種為主)
ur0720 wrote:
數位機的感光元件已不像底片那樣固定
哪天廠商做出比35mm更大尺寸感光元件
那又該如何稱呼?
雖然感光元件尺寸可以隨便做
但幾間大廠的鏡頭格式依舊是沿用當初底片時的尺寸
之所以會有 中片幅 > 全幅的違合感
那是因為你少了一些關鍵字
如果是 120中片幅 > 135全片幅,這樣就沒什麼好怪的了
之所以會省略 135 or 35mm 是因為除了商業用途以外,135/35mm 使用範圍最廣
而且也不是只有中文這樣翻,英文也會寫作 135 Full Frame,簡稱 FF
況且說到底,目前市面上的 數位 120 包含 645D 根本也不到 120 全片幅

再者 120 的比例有 645, 66, 67, 68, 69,那又要怎麼分?
如果第一次接觸大概也不會知道雖然 645 有三位數,但是其實他的片幅在 120 是最小的吧

LIFE IS SHORT, PLAY MORE.
ur0720 wrote:
我要表達就是這個意思...(恕刪)
是與非是誰來定義? 相機不是昨天才發明的,何況當初規格與命名並沒有統一,
中文翻譯更鞥沒統一(也沒必要),所以這些種種有一定的歷史沿革,既然是初
學者就該多了解這些由來。 說中片幅大於全片幅從字義覺得怪,那不過是初
學者的疑問,有心瞭解一下,不會有什麼大障礙,相機發展歷史就是這樣,歷史
可以暸解,但不需要去變造修改它. 不需要因爲現代的你,覺得過往名詞不合理
,就要口誅筆伐?
最重要的這裏不是要討論命名學來研究名詞的對與錯,合理不合理,再說全幅對
一般稍有經驗的攝影者,一聽到全幅(FF)人多數心中閃出來的是35mm的相機,
這現象即是所謂約定成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