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 6416 wrote:
那你怎麼不說Sony...(恕刪)


光雕機?
是指曝光機嗎?
ken902 worte:
光雕機?是指曝光機嗎...(恕刪)

對,我說錯了
以訂正
stu 6416 worte:
那你怎麼不說Sony...(恕刪)

你多久沒更新認知啦?都甚麼世代了還在提Nikon的光刻機喔? 哈! 網路查一查便知道,市占早就被荷蘭ASML搶光啦~不扶持日本國產的光刻機,索尼應該進步得更快。


stu 6416 worte:
Canon的Sensor我記得不是用Sony的,這我也不確定...(恕刪)

剛上市的Canon G5 X Mark II 感光元件就是用索尼的,不知怎地搞得阿撒普魯的。參考一下"誠實肉包"測試:Canon G5X Mark2開箱簡評

補述:Canon的晶圓廠超過十年了吧?四五年前就有"製程落後"的報導(搜尋一下還找得到),但一直未見更新升級,那現在就更加落後了。除非晶圓廠更新,不然除役那是遲早的事,之後當然就是找代工或買現成的。但如果要更新,這可是動輒幾百億起跳的投資,以目前Canon Seneor的市佔率來看,恐難有利潤可期待的,甚至成本回收可能都有問題。所以別看大公司資本雄厚,但要建晶圓廠就有如一般人想開牧場一樣,得先考慮清楚牛奶肉品的訂單在哪裡,不能只想著自己喜歡吃或自用就好。

2017的Sensor全球市佔資料:
看起來尼康粉很憂慮
處處攻擊A73 螢幕跟EVF 還有宣揚尼康卡口很大
恩..........尼康卡口大這優點目前其實也沒有到王者之姿所以不談
我有A73 基本上螢幕跟EVF 你說它不好但也沒到看了會哭吧
好像說A73不好的人 都買了一台A73 XDD
可以不要丟尼康的臉嗎...
贊同
你買哪台相機都差不多,能把相機的性能全榨乾的人有幾個,你真的有差那一點性能嗎?

照此想法我會建議樓主選擇機身跟鏡頭較便宜的那台

stu 6416 worte:
那你怎麼不說Sony...(恕刪)
我也推SONY A7III
SONY在無反相機的技術比較強
fulosunny worte:
宣揚尼康卡口很大...(恕刪)

卡口大就是好,這是假議題,這是乏善可陳之下的"只好拿這個來說嘴"。

以前有反時代,三家當中尼康F環就是最小的,佳能EF環直徑最大。十幾年過去了,從未聞"卡口大=鏡頭優質"的論調。可一進入無反時代,自從尼康有了最大直徑的Z卡口之後,這個理論仿佛瞬間爆發,猶如忽然被發明一般,四處宣揚。

以前尼康卡口比人家小時,有承認鏡頭素質普遍不如人嗎?單反世代這麼多年來,各鏡頭副廠同時推出F,EF鏡的案例可說不勝枚舉,可曾聽過任何"雖是同家製造,但EF鏡卡口大所以邊角畫質較好、F鏡卡口較小不好設計所以成像較差成本也較高"這一類廠家說明嗎?還是網路上用戶有過這類使用心得?我是沒聽過見過啦...

Z環鏡頭素質如有比以往提升,究竟是設計理念傾向「用體積重量換畫質」造成的呢?還是單純就是大卡口帶來的好處,能分得清楚嗎?這還要更多的鏡頭實際表現去印證、去證實,不是光用嘴巴喊的猶如「信上帝得永生」口號能說服人的。
用相機的喜好跟宗教、政治、黨派一樣,是沒有道理的~只有單純的信仰!
樓主看了那麼多唇槍舌劍相信眼都花了、心都亂了!
不如反求諸己,問問自己的心吧~現在哪有哪一台相機可以技壓群雄?都很厲害!

widther worte:
卡口大就是好,這是假...(恕刪)

這倒也不是假議題,卡口大在鏡頭設計上有其優勢,
Nikon因為F卡口吃了不少苦頭,當年在全片幅的起步上硬是落後對手一大步!
所以Z卡口算是吃了秤砣鐵了心....。
大卡口的好處並非無實證,之前頂級G鏡,面對24-70mm F4這類中級鏡頭,在周邊畫質也討不了好(自己的心得),甚至有時會小輸,更何況其體積、重量、價格都是大上不少,這就是新卡口(包括法蘭距)帶來的優勢。
widther worte:
你多久沒更新認知啦?...(恕刪)

Q.Q
我又錯了
看來要回去重新查資料了
筱江 worte:
用相機的喜好跟宗教、...(恕刪)


大大竟然還那麼認真回他們...

他們只是很憂慮,所以一直亂打字,這種滑鼠滾輪伺候就好

您看看 63 樓在寫什麼...
本大樓在談 Sony a7 iii 和 Nikon z6,
他卻連一吋機都拿出來救援,意圖分散注意力
就知道他有多憂慮啦!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