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眼相機的未來, 就是看過去底片機
或許對
但扯到由數位單眼取代底片單眼歷史來看
手機消滅數位單眼是必然的
一定錯
數位單眼未來再怎衰退, 怎可能是零? 醒醒吧
有需求就有供給, 再怎不幸
"頂多"回到 1980-2000年的底片單眼的市場規模罷了
也就是"專業市場"
但應該還大些,
因為現在業餘單眼玩家比底片時代還多
那時代單眼相機廠牌家數
還比現在多
那時一般人只用傻瓜底片機, 傻瓜底片機市場的量才是廣大
對應到現在則是手機拍照市場
專業市場是手機無法取代的
我的預測
數位單眼市場"若不幸"只剩專業市場
SONY未來應該就不會同型號每兩年推一代
其他廠牌就不必跟隨SONY兩年推一代
靠近底片單眼時代的推陳出新時間間隔
來讓生產銷售接近規模經濟
但現在一般消費市場仍是主力, 不得已還是要兩年一代
參考底片機歷史
絕對不是看其被消失的歷史
是看其在20世紀後半, 專業市場"穩定存在"的歷史
用自己早已手機取代單眼的使用經驗, 來推測單眼必被手機消滅
違反統計上的不偏性
更犯了"合成謬誤"
2020 年 5 月 13 日
Nikon 昨天(5 月 12 日)發布了兩份財務報表,承認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導致其大部分業務減慢、停止了設施生產,亦大幅減少銷售量,對公司業績造成「非經常性損失」,並修訂 2020 財政年度財務預測,藉這兩項文件顯示疫情對利潤和收入的預期負面影響,對投資者發出警告。
從 Nikon 發表的聲明承認,因武漢肺炎疫情令整體業務受創,使公司發生與生產經營無直接聯繫的「非經常性損失」,經評固後表示影像部門固定資產減值損失預計為 57 億日元,而子公司 Nikon Metrology NV 的預計投資損失和業務損失則分別為 67 億及 92 億日元,可作為投資者的參考。
另一方面,Nikon 亦對在 2020 年 2 月 6 日宣布的合併財務預測進行了修訂,因疫情擴散延誤了 FPD 光刻系統的安裝等因素令收入下降,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非流動資產共損失 111 億日元,其中 75 億日元為影像業務部門的減值損失,導至營業利潤、稅前利潤等預計將低於先前預測。目前預計收入和營業利潤分別為 5,910 億及 60 億日元,比先前的預測分別下降 4.7% 及 70%。
若疫情持續,相信預期收入還會下降,比起 Canon 與 Fujifilm 的逆市奇蹟,Nikon 的處境似乎才更乎合大環境走向,單靠攝影業務已無法維持公司業績,現今最能拯救企業的,大概是能對抗疫情的醫療或科研業務吧?不過現在才開始發展或許有點遲了。
轉自 攝影札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