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M43的O家4年多,猶豫是否跳槽...

kouson wrote:...我可以很老實的說:這個難度真的超乎我這個一般人能夠理解的範疇了...

所以我才略而不提;

對"一般"消費者而言,簡單就是好,在下充分理解,有些節外生枝的用法才選擇不野人獻曝!

器材用了二十多年,得到的結論是"人"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無論貴賤都只是工具,有能力隨時可以買,

所以從不會覺得有什麼器材,或用什麼器材有什麼了不起,只是在這很多人並不這麼看;

就事論事往往會惹來立場紛爭或是挑釁,片幅丶品牌丶發色…無所不爭,弄得反而是沒有立場的人
要"小心說話"!

其實到頭來,還不就簡單一句話:嫌ISO不夠用...就去尋求更大片幅的系統吧,FF差異會比較明顯!

只是一這樣講,可能馬上就有人要酸"亂推坑"丶"眼中只有FF"什麼的;沒事去惹來嘴砲幹嘛;

不過是不同工具有不同的優勢罷了,難不成要朝小片幅的方向去找高ISO的解決方案!?


假如不想額外花太多錢,自己就必需接受小片幅ISO天險的事實,M43 F1.2甚至F0.95的
鏡頭輕巧多了,還有手再練穩一點;

萬一真打算跳到較大片幅的系統,也要接受相對花費與體積膨脹的現實.
「對"一般"消費者而言,簡單就是好,在下充分理解,
就事論事往往會惹來立場紛爭或是挑釁,片幅丶品牌丶發色…無所不爭,弄得反而是沒有立場的人
要"小心說話"!」

大大這句話說得真的很好....當初也沒想太多,只是想問問有沒有人轉系統的心得或建議
也沒嫌棄這家用了好幾年的系統,只是很誠實的po出遇到的瓶頸
真的是說話要小心~~~


「萬一真打算跳到較大片幅的系統,也要接受相對花費與體積膨脹的現實」

這幾天看了許多大大推薦的一些系統或鏡頭,看到價格才忽然驚醒手邊這一點點器材也花了10w上下
看來要跳坑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跟資本
尤其是看上的鏡頭真的是又大又重....又貴....

kouson wrote:
「對'一般'消費者...(恕刪)


所以『挑選器材』這檔事才能讓人這麼津津樂道阿,
你看似解決了高ISO,但衍生而來的體積、重量、價格等接踵而至,
這看似交錯複雜要在其中理出頭緒,說坦白點沒有花錢買經驗真的很難,
尤其人又是耳根很軟的動物,容易受影響受吸引,
我們來打個賭當你入手FF後再5年(說不定不用),有可能你會再次發文
→年紀大了背不動,請推薦1"隨身機

小弟當初同你一樣以M43入門,後續換SONY FF,現在反而想退而求其次APSC,
每個階段考量的點都不同才會造成這樣的選擇,
要我兩年前不選FF選APSC還真的不太可能,但有經驗了知道自己在乎的是什麼,
才有辦法判斷自身需求,

所以現階段才會直接推薦你FF,因為ISO是你最Care的點,也是進步幅度較大的選擇,
預算夠可負擔最佳解就是FF,否則當你入手APSC或者M43大光圈鏡頭,
你的心還是會懸在早知當初應該買FF的念頭上,既痛苦又無奈,

講那麼多什麼時候要開箱阿?記得FF AUTO ISO 6400不要捨不得開高,
再配個2.8↓大光圈餅乾鏡,基本上你的困擾幾乎可以解決了~

只取一瓢飲 wrote:
所以我才略而不提;
...(恕刪)


花錢買經驗這倒是真的,很多器材沒用過,真的不知道實際情況怎樣
買了旅遊鏡知道了他的便利性,但是那個畫質就是...自己看爽留念就好
買了大光圈定焦才知道夜拍還是靠他,到不了、拍不到就只能....眼睛看就好

至於多年後會怎樣真的沒人知道,或許不再出國也就沒什麼動力拍照
追求隨身機也不是沒有可能,畢竟科技一直進步,當然也期望有更厲害的外星科技出現
多年前誰知道會有ff微單這東西出現
所以5年後,或者一兩年後,一切都很難說吧

至於大大說的開箱哦......
我就在自己的臉書自嘲,要下手可能要多個理由
比如說:生日禮物+聖誕禮物+新年禮物+年終犒賞自己.....等理由綜合起來吧!
真的很佩服01上面一些大大好幾機好幾鏡

但真的很感謝大大的經驗分享,十分受用
...其實A7 II也不會比O家新旗艦還貴吧?APS-C的富士新旗艦XT2以及Xpro2,

還有Sony A6300,6500也是,而且它們ISO 6400以下可用度與FF差不多;

當然,以整體性能來看,這樣子比不見得是"對的",只是在取捨之間你必須有個優先順序,

這樣才可以省一些錢,否則我隨便嘴巴說說就推你A7R2,或C丶N兩家個位數字機身,有意義嗎!?

雖然這些東西我都有,不過也不覺得一般人有必要這麼傷本,花個七丶八萬左右已經很"頂級"了,

畫質與可用ISO對一般用途而言,應可算是相當滿意了,要求再高上去所需的花費就"比較難算"了!

"假如"是我推薦的話,會建議富士XT2(Xpro2)+1855 kit+23 F2 or 35 F2(or 1.4);

A7 II(or 二手A7S) + 28 F2,先這樣,變焦再看看;

A6300(6500)+18-200+Sigma 30 1.4;

以上只是簡單"虛擬推薦"一番,其他先進絕對可以在這預算內有更好的排列組合;

我自己常用的夜間隨拍組合,大概就是A7R2+VM40 1.4; XE2(Xpro2剛入手)+35 1.4;
GX8+V17.5 F0.95;還有RX100 M3永遠都在女王側背包裡;

其實以上各系統不同的三種組合,體積和重量沒差多少,反而是M43最大最重(但光圈最大)!

所以,什麼什麼系統"一定"最大最重,在無反世界裡好像也沒那麼"絕對"吧!?

鏡頭光圈差一級,往往體積與價格就可以差好幾倍,不過差這一級對大片幅系統而言,
是比較容易被接受或是"彌補"的;

假如,沒那麼急著作決定的話,不妨再多花點時間爬文(…順便多存點錢),反正器材只會愈做愈好,

要不也可以等等晚買享折扣;自己看得懂别人的建議,同時自己又懂得怎麼去活用器材才是"真的",

沒你想像那麼困難,但也沒你想像那麼簡單!錢在你自己口袋是實的,別人的意見都是虛的,

該爬的文不要省,寧可多看多研究多試機,也比事後才後悔好!

Good Luck!
MasaruRi wrote:
如果經濟狀況許可,我也很想買 Leica M9....
不過....


現在二手M9的價位比A7R2便宜了,只是相比之下,要選M9真的要有很大的勇氣跟衝動啊...
小弟做了這個選擇,到現在還在吃土中阿...XD

(土壤飯示意圖)
DSCF3165 by 柏宇 陳, 於 Flickr

只取一瓢飲 wrote:
就事論事往往會惹來立場紛爭或是挑釁,片幅丶品牌丶發色…無所不爭,弄得反而是沒有立場的人
要"小心說話"!


一瓢飲兄這句話說的真對,反而是有些有立場的人還真的㑹錯以為他自己沒立場。

我講話一向比較實在、就事論事,被我討論的人聽不下去蠻正常的。

我個人是使用三種片幅系統的使用者,FF、APSC、M43,甚至一吋DC我也同時都有使用,如果我是某系統、某片幅至上論者,應該沒必要自找麻煩,集中資源應該更符合“某系統至上論者”的方便與好處。

原po其實寫文問題不小,後面拼命說『只是個普通使用者啊,我只想簡單使用啊』、『這些我都不懂啊,東西要簡單易用啊』、『也沒嫌棄這家用了好幾年的系統』

實際上根本開文第一PO的語氣就不是這個樣子,直接:『覺得M43系統在夜拍、低光源、長曝的問題真的不小』,你這樣沒嫌棄啊?

但嫌棄真的沒有不可以。

嫌棄M43系統『在夜拍、低光源、長曝的問題真的不小』真的沒什麼,有什麼不可以?

如果你已經掌握這個系統的特性,比較合適的鏡頭也都使用了,你要拍的題材依然有瓶頸,那你要趣嫌棄M43夜拍、低光、長曝不夠用,那應該沒有人會去反駁你,反而會馬上推薦你該去買哪一個系統的FF可以解決你遇到的瓶頸,要付的代價也會跟你說,大一點、重一點、貴一點,但絕對可以解決問題。

但你不是啊,你都用低階鏡、用旅遊鏡來拍,實際上明眼人一看你寫的拍的也知道其實你技術、觀念上的瓶頸,更大於你遇到的器材瓶頸(以你使用較低階M43器材來看,其實你離器材瓶頸還蠻遠的)然後用這種語氣說著:『覺得M43系統在夜拍、低光源、長曝的問題真的不小』,被人反駁了就趕快說:『我只是個很普通的使用者,我沒有懂這麼多,東西就是要簡單易用…等等等』然後抱怨只是問問建議而已怎麼都被質疑?


如果你連M43這種相對便宜的系統好一點的機鏡都買不下手了,預算方面還去考慮SONY的FF系統?你要用什麼鏡?用小光圈KIT鏡嗎?F1.8(M43裡面夠普通夠親切了吧)足把F4從ISO6400降到ISO1200左右你知道嗎?F1.2足以把F3.5從ISO6400降到ISO1000左右了,但這些真的不重要,問題不在這…

如果M43這麼面面俱到,那我與許多M43的使用者也不需要使用FF的機身了不是嗎?

原PO最大的問題根本不是你覺得哪個系統符合你的需求,你想用哪個系統你花錢你自己高興就好了,最大的問題在於其實你不懂,但用的語氣裝得很懂、一下談發色,一下談某機價錢超敢開、還可以直指「一整個系統某某方面問題很大」,被人反駁了又馬上裝回初學者說自己不懂,然後又要抱怨:講話要很小心。

你的問題很大啊。

至於FF,本來夜拍低光就比較強,毋需討論,如果你的題材主要就是吃這個吃很重,預算沒問題當然趕快換FF,但是真的不要用太低階的鏡頭了。
樓主您好~
我也是用EP3+25F1.4六年,上個月我直接跳槽D750KIT.升級感當然有,重量也提升不少.
當初也考慮過富士XT-2或是升級M43機身,但後來考量了自己的預算後.
發現直上FF對生活上不會造成負擔,就算買了放在防潮櫃出勤低也無所謂.
因為買東西就是預算先決不是嗎?買自己所愛的,再花時間去了解它.就這麼簡單不是嗎?
平時上班忙碌,但下班後拿出來把玩.練習拍拍家人寵物還有一些小東西.就很滿足了.

nanacasai wrote:
樓主您好~我也是用EP3...(恕刪)

我覺得會猶豫.應該是跟樓主的口袋深度比較有關係.如果手頭寬裕就不用猶豫了
但想換就去試試看吧.反正可以分期嘛
nanacasai wrote:
樓主您好~我也是用E...(恕刪)


謝謝大大經驗的分享
尺寸跟重量真的會往上跳不少
而且預算真的是一大考慮呢!
自己也是有這個預算才會有如此的考量
畢竟換坑跳不是那麼簡單
所以很感謝大大的經驗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