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802 wrote:
錯不錯我不知道,但是他確實拍了一堆照片給大家自己比對,然後說結論
有pentax 645D 4千萬畫素
有哈蘇H4D 5千萬畫素
也有mamiya
當然還有萊卡

如果你認為他這幾個中片幅比起來的結果還離現實有差距,小弟很願意欣賞您的結論,任何歐系語言翻譯成英文我都還能看懂,別客氣,給個網址剩下我自己處理。...(恕刪)


Mamiya is now under Phase one, its digital back by LEAF, not mamiya and LEAF is
also under phase one

645D sensor is rumored to be the same as Leica S2, and designed by Phaseone , see the distinctive design of the back side (cropped 1.4x sensor than 645 or less since in 3:2 ratio)

Phaseone got P65+ 60mp and IQ180+ 80mp both FULL sized 645

I have used all of the above except H4d, I am telling you from user's point of view

Leica is the worse among the above, the only thing good about it is small and fast AF, which is about the same speed as 645D

and fake, 阿光 might mean its a film scanned compared to 800e, limited by arrayed CCD scanner, ofcourse the image would not be fair to compare

whoneed wrote:
固然全幅機拍超廣角有...(恕刪)


畫質會好一些阿 只是要犧牲掉便利性了

fake802 wrote:
不一樣的相機吧?...(恕刪)

一樣是d800拍的,以FX格式拍完立即切換為DX格式,光圈、快門都是一樣。

K573 wrote:
我還真無言...條件...(恕刪)

意思是說買了全片幅的相機照了照片都不能裁了,不然就沒那必要囉?
Guarnerius wrote:
Mamiya is now under Phase one, its digital back by LEAF, not mamiya and LEAF is
also under phase one




歪國人



哇況㖼
平安、健康最重要
真搞不懂,一堆人拿著FF專用鏡接APS-C然後嫌不夠廣.....想在APS-C上用超廣角,也有APS-C的專用鏡阿....T116、T124不就是?拿個24-105、17-40接APS-C再嫌不夠廣....阿他本來就是給FF用的阿....說穿了不就是L鏡的迷思....連在APS-C上也硬要買L鏡,事實上L鏡就是給FF用的阿,裝在APS-C上當然不好用....
勁桑 wrote:
一樣是d800拍的,...(恕刪)

大哥
你這樣就算轉換DX格式拍攝
還是D800拍的阿
又沒有變距離也沒有用不同感光元件拍攝
我的天..........
FX機身使用DX格式只不過是改用感光元建中央來拍攝
那一片感光元件還是D800阿
歐My~~
那你又裁切中央100%大小
那還是D800的100%大小阿

FX機身搭載可以轉換DX格式拍攝
只不過是為了讓FX機身可以使用DX鏡
並不是讓你用相同的鏡頭感覺可以讓物體變更大
拜託別搞錯了
用FX格式D800是3600萬像素
專換為DX格式就不是3600萬像素了

FX(36 x 24)影像區域:7,360 x 4,912(L)
DX(24 x 16)影像區域:4,800 x 3,200(L)

以上資料取自官網
FX=7360*4912=36152320=3600萬像素
DX=4800*3200=15360000=1500萬像素

你沒有辦法用DX格式拍出3600萬像素的


wengchung wrote:
真搞不懂,一堆人拿著...(恕刪)

沒錯
一堆人搞不懂狀況
還都拿16-35mm跟17-40mm來比較17-55mm f2.8 IS USM
根本天兵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Guarnerius wrote:
Mamiya is ...(恕刪)


感謝您的訊息,我沒有半點懷疑的意思,也沒力氣為別人的研究做背書,
事實上很多人在他的網頁上質疑為何用leica S2來當作中片幅跟D800打對台,
他有他的看法,依照我看過他所做的幾乎所有測試,我認同。

如果是掃描的問題...這我是很難理解。
要輸出,難道不必先掃描嗎?
還是說他提的掃描設備還不夠好?
Drum Scan還不夠該選啥其實可以給他建議。
再說影像就再下方呈現了,一堆網友的意見他也一一回應,如果真有不同看法,
別客氣給他致命的一擊,我沒收他錢。
cantel1211 wrote:
我朋友常問我,同時間...(恕刪)


片幅不同其實看得出來。有些視角、景深就是只有大片幅才辦得到。
就好比是等校35mm焦段的大光圈所拍攝的景深感來說(假設被攝主體
的距離一樣)

那種出來的立體感(或稱空間感?)就是不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135片幅中的35mm f1.4會這麼熱門(而不是50mmf1.2
最為熱門)

更不用說現在照片多半是在電腦瑩幕上觀看(比4x6更大上許多),那
差異就更加明顯。

如果說m3/4系統、aps等系統,拍出來的景深、視角感覺都跟大片幅
一樣,差別只在畫素大小的話。我想很多人並不會排斥去使用這些工具
。畢竟體積小好攜帶,又不重,何樂而不為?

有些效果除了後製外,的確是只有大片幅配上特定鏡頭才辦得到。

http://facebook.com/johnson.deng3

taiwan23175 wrote:
大哥你這樣就算轉換D...(恕刪)


大部份比賽都有規定不能後製或裁圖,

都希望以原圖呈現,

這時如果機身有可以變換大小格式就很方便(FX/DX/5:4/1.2X)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