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M43的O家4年多,猶豫是否跳槽...

Otakuchen wrote:
現在二手M9的價位比...(恕刪)


上次朋友也開玩笑介紹我很高貴的機種
我想說他有那麼想害我吃土過日子嗎?

還是恭喜大大入手心儀的相機
ymcaandy wrote:
我覺得會猶豫.應該是...(恕刪)

口袋深度當然是很重要很重要
當然還是會考慮有些額外的事情
像是只有為了出國留下紀念要花到那麼多嗎?
買了之後還可能會添購的鏡頭等

所以多聽聽很多大大的經驗總比亂買後悔好
peter1027 wrote:...F1.8(M43裡面夠普通夠親切了吧)足把F4從ISO6400降到ISO1200左右你知道嗎?F1.2足以把F3.5從ISO6400降到ISO1000左右了...

...01多系統用戶本來就"很平常",只是有些決定兼容並蓄,截長補短;而有些決定去蕪存菁,
留下自己最愛就好;

其實,用過的器材愈多,愈不會看輕任何一個系統;各有各的優勢與樂趣,何不多加活用與欣賞;

peter兄提的部分…也是大家一開始質疑樓主的地方;這世上神人畢竟少數,大家都是尋常人居多;

甭提什麼F1.2或1.8,短焦的P家7-14 "F4"手持夜拍(街景),畫質怎麼樣眼睛都看得到,順便還可以
小拉一點車軌與行人殘影,

這應該是有在用O家五軸防震機身的共同經驗,其中並沒有什麼高深學問與偉大技巧,
頂多小練一下掌握要領即可;

假如這樣都還覺得不夠的話,那只好走向大片幅大光圈之路,而這通常就意味著貴與重,
而且以目前科技好像也沒什麼其他兩全其美的辦法!


或許...樓主真的用過FF+大光圈高畫質鏡頭之後,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FF不是那麼全面性的無歒;

假如輕鬆出遊或帶著小孩的時候…帶著這貴重的大傢伙是多麼地掃興!現代只要光線條件不差,

手機已經不錯,1吋機已經很好,更甭提M43了;會帶大傢伙是為了特定效果或題材,不是為了留念!

其實,在真實世界裡推親友…大多是1吋DC,頂多就M43的低階自拍機(即使他們付得起錢),

因為我知道他們就圖個方便,也不想多花時間作功課;有疑慮的就給他們看100%原圖,

大多都可以欣然接受!最後再教一下欄杆柱子丶迷你腳架與閃燈的妙用,連夜拍都有點樣子了;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專業與興趣,我也不想給人家"添麻煩"!


其實...不想多花錢也不是不行,要不知足常樂,要不先質疑自己是否已經盡力發揮現有器材
潛力丶無所保留了,

否則…不但無法享受攝影的樂趣,反而會把自己搞得有點痛苦…;夢幻器材太貴又買不下去,

看別人都拍得那麼神,自己好像永遠都比不上人家一根毛...!

何苦呢?
只取一瓢飲 wrote:
...其實A7 II...(恕刪)



真的非常感謝一瓢飲大大
每篇回應都十分用心
甚至給了我很多建議以及不同系統的選擇
對沒機會接觸那麼多系統的人而言
真是非常珍貴的經驗

尤其您最新的那篇回應的後段,真的是說到心坎了
謝謝您願意花那麼多心思來回應
只取一瓢飲 wrote:

peter兄提的部分…也是大家一開始質疑樓主的地方;這世上神人畢竟少數,大家都是尋常人居多;


一瓢飲兄文字面面俱到,小弟講話比較直接真的該多多學習。

其實什麼高手或是普通使用者,都不太重要,喜歡拍照,大家都是攝影愛好者,願意多花時間的人就多鑽研,沒這麼多時間的就圖個方便使用就好;預算充足手頭鬆的人多花點,有預算考量的人知足常樂,拍照本是開心的事。


以原PO常使用的m43器材偏向中低階的旅遊等級、以原PO寫出來文字顯示對m43系統的整體了解,這些加總起來看,難道原PO真的覺得自己夠資格從“整個m43系統”來說『覺得M43系統在夜拍、低光源、長曝的問題真的不小』這種話嗎?

甚至還說EM1 II價格很敢開?原PO真的覺得自己有正確評價器材的綜合理解能力與足夠的使用經驗嗎?隨便舉例,規格上十字對焦點數量代表的意義?實際使用上的經驗感受為何?如果不要現在去google,原po真的都清楚嗎?

不知道也真的沒關係,每個人開個車其實也不需要把凸輪軸角度與引擎性能之間的關係搞得很清楚,一樣可以開到武嶺賞星拍照,但不夠懂的時候態度是不是該謙虛一點?語氣是不是該謹慎一點?

真心建議除非真的是超級高手了,否則不要隨便用「問題真的不小」的這種態度去否定某個系統。真正的高手,對於各系統器材能耐、以及設計取捨了然於胸,反而不會去這樣去一竿子打翻。



高感畫質m43的確比不上同世代的FF機器,但只要不是有大畫幅輸出的需求,在A4打印尺寸之下,新型m43機器在iso3200也沒什麼問題,甚至iso6400都可用。

但既然覺得手上的器材不行,跳家也是一個選擇,最起碼心理上就滿足了,尤其是剛跳家時只會看到新系統的優點。我剛轉用A7mkII的時候覺得畫面細節多很多,高感畫質也比E-M1好上一點,但帶它去兩次旅行就慢慢發現它也有不足的部份,而且愈用得多愈覺得不滿,所以就放棄了。

像前面的大大所言,每個系統都有其優點缺點,看你怎樣取捨吧了!
mail4willy wrote:
新型m43機器在iso3200也沒什麼問題,甚至iso6400都可用。



Willy兄您是不是也在某m43的社團看到台灣的測試者用EM1M2的ISO6400實拍了?因為是FB壓過的畫質沒有原圖可以看,但看起來細節還算可以接受(個人對高ISO的可用標準放在細節質感有沒有丟掉而非畫面乾不乾淨,乾淨與否要處理都簡單,沒細節天仙難救)。

不是我的圖我不能PO上來,但相信一兩個禮拜後市售機測試照片應該就遍地開花了。

雖然這樣,出門就知道真的很需要高ISO的場合,我還是不會帶M43出門而會帶FF機身出門,但帶FF出門不代表我就覺得M43“系統”的夜拍、低光、長曝問題很大,或是不堪用。

原PO說自己沒辦法接受曝超過10秒、ISO不敢開超過800、還說相機某些低光場合容易色偏(其實色偏與否大多是看ISO)貌似對相機出圖的標準相當嚴格,但似乎對使用者能夠控制的技術部份標準又相對寬鬆,取一瓢飲兄其實也婉轉的說了『欄杆柱子丶迷你腳架的妙用』,你在摩天輪裡面沒帶腳,有很多幫助手持拍照的穩定倚靠技巧,更不要說EM5的五軸能耐,即使現在已不是最強,目前市場上應該依然沒幾台機身能跟老EM5比防震。


(是說更神奇的,就算摩天輪裡讓你上腳、用慢速快門好了,以摩天輪的轉動速度來說,那照片…會能看嗎?)
peter1027 wrote:
Willy兄您是不是...(恕刪)


不,我說的是我使用E-M1及Pen-F的個人經驗,在相對細小的輸出時,m43跟FF的畫質差異真的不明顯,很多時差異都是由不同景深影響視覺。

另外,五軸防震還是Olympus的拿手好戲,實際使用時仍有明顯距離
peter1027 wrote:..大家都是攝影愛好者,願意多花時間的人就多鑽研,沒這麼多時間的就圖個方便使用就好;預算充足手頭鬆的人多花點,有預算考量的人知足常樂,拍照本是開心的事...

非常認同peter兄這句話,這也是在下來這的本意;一般消費者又沒交件的壓力,不必強求100%,

75%或50%也是不錯了,反正夜景就在那裡不會跑掉,多試個幾張至少還是會有一張會中的;

我想…可能是樓主miss掉一些重要畫面覺得很懊惱吧?否則O家五軸的強項就是手持夜景,

M43大光圈定焦鏡也相對便宜,若是以這個原因去換系統...不見得更划算;

可以換掉EM5的理由其實不少,但防手震效果應該不是其中之一;

假如是在拍室內運動或劇場(舞台),這些裝備都是用公斤在算,不是用公克在斤斤計較的!

可能樓主對其他系統也不是那麼熟悉(一般人也大多如此),有些陳述的確過於武斷,被指教一下
是應該的啦,

聞過則喜,偶爾被打臉也是一種學習,能聽進不中聽的話,其實收獲更多;總比花冤枉錢好!


這棟樓其實已經稍微不01傳統了,假如此文發在O家地盤,恐怕是護衛隊先上來駡,然後就緊接著
片幅黨來現,推坑FF,

不用多久議題就失焦,理性討論的空間就少了;在下意指於此;偏見與武斷損失的是自己,不是別人;


另外,有些友人喜歡吹噓自己器材有多神,什麼什麼鏡頭有多毒…,建議樓主聽聽就好;

即使這些話其中包含大部份事實,但器材不是你在用,沒辦法畫上等號,所以沒什麼好"羨慕"的!

各項客觀環境都很嚴苛的話…是比較需要高階器材去克服,否則一般使用一定得如此嗎?

有空(穿著體面一點)到處去試機吧(雖然試不到高階鏡頭),都試過了再回頭看看自己的器材
是不是真的那麼不堪,

是否有可能就挑一些鏡頭問題就"大幅"改善?不行的話心裡也會有個底,至少可以訂下明確目標,

不用在那邊猶豫,或是對"想像中"的夢幻器材流口水!

Oh...btw,某些低光場合顏色跑掉不見得是相機的問題,而是不少夜間照明演色性不佳,它們只
給你70%的光譜,

又怎麼能給你100%的色彩還原!?不補燈的話,信不信拿機皇去一樣把人拍成鬼?

Bon Voyag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