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企】Canon EOS M5 vs. Fujifilm X-T20‧中階無反可換鏡相機的捉對廝殺!

Kotaro wrote:
如果他肯用 LP-E...(恕刪)

的確,但佳能似乎無反只針對入門市場,也能理解為什麼只用入門級電池...

到他朝出現一部能加上垂直手把的佳能無反時,希望有機會用上高級電池吧。
很棒的評測,兩台相機都很優秀,好難選~喔

Leonarka wrote:
... 為何雙像素對焦 會有所謂的49個對焦點?
不是說中間大部份的區域 每個像素都能對焦嗎? ...(恕刪)


為了縮短對焦判讀時間,不需要把2400萬筆合焦(離焦)資訊一一比對。
切成49區之後先判讀49筆資料,對焦鏡組做初步對焦後,
再去分析被選定的某一區內的合焦(離焦)資訊(一區約含有49萬像素,還可以繼續切分),
然後對焦鏡組做第二次微調,...。這樣幾次之後就能達到(或趨近)最佳的合焦精度了。

總之,這些邏輯規則的目的是希望兼顧合焦速度與精度。
我覺得DPAF的好處之一可能是對焦區塊的的切分可以很自由。
rexlaser wrote:
DPAF 本身設計的原理就是一個洞塞兩個像素,本來就會使感光能力劣化...
講白了 M5 的這顆感光元件實際上的像素是 4840 萬......(恕刪)


感光元件需要搭配 Bayer濾鏡的排列方式去定義紅藍綠像素。如果雙像素是對應到一個等效的Bayer像素點,以這樣的方式解出2420萬總像素之後是無法再擴展成4840萬像素的。(但若是說有4840個感光單元可能是OK的)

fluentbb wrote:
為了縮短對焦判讀時...(恕刪)


這是你猜的 還是CANON官方有什麼網頁能看呢?

另外 如果是你說的這樣
也不能用總共只有49點來做帳面資料吧@@
Leonarka wrote:
這是你猜的 還是CANON...(恕刪)


我所確知的官方資料只有規格書上的"49對焦點"以及"雙像素對焦系統"的概略簡介(一個像素上有兩個二極體,可用來做相位對焦之用途:https://www.canon.com.tw/about/NewsDetail.aspx?NID=000424&year=2013)。

從字面上看一定會覺得有矛盾(像素很多,but對焦點很少),而國外有不少人有同樣的疑問與討論(例如:https://www.dpreview.com/forums/post/58600270),

前述屬於其中的合理的推測。

fluentbb wrote:
我所確知的官方資料...(恕刪)


因為49剛好是m3的資料
所以我猜測 誤植的機率是很大的

說明書的小錯誤 其實也不是第一次發生

ee3dd3ee wrote:
富士的iso一直比...(恕刪)


e大這2張小朋友,
我覺得M5比較好看自然…

另外M5對焦系統跟800D有一樣嗎?
KL8892 wrote:
感謝吉姆林大大的詳細...(恕刪)

不得不承認,富士的色彩非常吸引,但在Canon 的鏡頭鎖鏈之下,好少人會放棄而投入另一個鏡羣裡。
被這篇推了X-T20

一台好機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