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請問一下各位M3/4的使用者.為何還要用手動鏡.?

小弟最近對M3/4很著迷,喜歡它的輕巧與便利,所以不懂為何那麼多人接它牌的鏡頭,或轉接鏡.

這樣一轉不是就又重,又失去自動對焦的便利嗎?
還是說,高手發言比較多,相對女生或新手使用原廠的人發聲較少造成這個現象呢?
除非是本來手中就有鏡頭群,順便拿來接.不然另外再去購置手動鏡的用意是什麼呢?
文章關鍵字
其實在下也有在考慮接手動鏡頭
例如NIKON或是PENTAX的50mm F1.8大光圈人像鏡頭
還要加轉接環才能辦到,當然,會變成需要手動對焦,
同時某些功能必須犧牲

但這是因為M 4/3系統沒有出50mm F2的大光圈定焦人像鏡頭
不然我怎麼可能想要買其他家的呢?
alberalber wrote:
小弟最近對M3/4很...(恕刪)


我原本也跟你有同樣的問題
但後來查了一下....m43鏡頭群真的少得可憐
所以這也讓我遲遲不敢踏入m43行列
台灣老闆認為設計師不值錢,所以他們產品設計就不值錢
alberalber wrote:
這樣一轉不是就又重,又失去自動對焦的便利嗎?(恕刪)


接手動鏡是否變重? 要考慮到轉接的鏡頭種類,其鏡後距大小。鏡後距越大,其轉接上M4/3 只是補回鏡後距的長度,因此就變重變大。如果要小一點的鏡頭,或許轉接電影鏡頭 c-mount 或是RF相機鏡頭如 M-mount 、 Gmount 等。就會比較輕巧,但多為定焦鏡,價格也偏高。

自動對焦的話,大多時候是方便,尤其光圈開大求淺景深的時候。(但有時候主體前後有雜物時,有可能會對到其他物體,而沒對到主體,須要再自行微調)

如果不是那麼需要淺景深,大多數鏡頭的工作光圈值都落在f4~f8之間,可以善用景深來對焦(如果不是非常龜毛到一定要很準焦,而放大10倍去看),手動對焦也不是需要很多時間,畫面的呈現也會比較銳利。

當然好的鏡頭,也有的是光圈全開即是工作光圈,可以不用縮光圈就能拍出好照片。但景深的關係,手動對焦就要多花一點時間了...
alberalber wrote:
小弟最近對M3/4很...(恕刪)


對我來說轉接老鏡,純粹只是一種Fu~~
一種在數位上,追求過去操作底片機的Fu~~
可以體會手轉動對焦環,然後影像漸漸清楚的Fu~~
當然那種Fu~~不見得每個人都懂或喜歡囉~~
話說...我何時才能有Leica M9呀
啊不就是要玩鏡頭.......哪有什麼特別理由

應該說 很多特殊鏡頭沒辦法接F接環與EF接環 所以就接m4/3
轉接手動鏡的成像,我想您親身體會一下就可以感受到為什麼很多人喜歡用M43接手動鏡
光說個人第一隻1,600的手動鏡,出勤率就比我花一萬多買的pana 14-45高
最後14-45大部分都存放在防潮箱
然而攝影最終要的是畫面
所以.....我想許多人會拿M43接手動鏡
有部分是出於這個原因
M43因為沒有反光鏡,所以它的鏡後距特別短,也因為這個特性,可以透過轉接環,轉接各種不同接環、廠牌的鏡頭
這在以前的數位機身,是無法達到的。

現在已是數位當道的年代,以前的一些老的手動鏡,可以在數位的機身上再次得到新的生命,對於很多攝影的玩家,或是從以前手動鏡年代走過來的一些前輩,應該是可以從其中獲得相當的樂趣的,一些老鏡的設計在畫質、色彩的表現,與現在的鏡頭相比,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

很多的事情,是不能完全用理性來分析,老鏡沒有 AF,或許也比較重,但其中帶來的樂趣與爽度,豈是便利兩個字可以取代的?

alberalber wrote:
小弟最近對M3/4很著迷,喜歡它的輕巧與便利,所以不懂為何那麼多人接它牌的鏡頭,或轉接鏡.

樓主您好
您的問題其實很容易解釋的
因為
我選擇G1的原因與您不同啊

我選擇M4/3系統的原因
1.因為他可以讓我的Leica M鏡從防潮箱裡重見天日(窮!買不起M8,M9)




2.他可以讓我用5000元買到135片幅等效1200mm f10的超級大砲(窮!買不起800mm f5.6)

3.輕巧與便利絕對不是我選M4/3的原因(跟一票DC,手機怎麼比?)(窮!買不起有攝影功能的手機)

所以綜合以上結論
就是因為
我比較窮啦


就像有錢人有了台超跑
但還是會想要騎腳踏車的意思一樣
雖然得流汗得費力
但就是追求個"爽"字跟操作感

話說自從我進了M43世界
我在老鏡或手動鏡上花的錢
比AF鏡花的錢還多.............

而且我相信
有些銘鏡的散景跟立體感
是現在大部份新鏡所沒辦法模擬出來的

Minotal MC 58mm F1.2




P.S 是搭配E-P1
跟影子抓迷藏[http://www.flickr.com/photos/sean0331/]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