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請教一下,關於這兩支鏡頭的差異。

小弟我玩相機不才,所以家中有一台Nikon D600。
最近想要打鳥,所以想買一支可以打鳥的鏡頭。(超級久的夢想)
看了一款Sigma的50-500mm的鏡頭,覺得不錯。
不過,這款鏡頭有新舊版本之分,想請各位先進幫我這個不才的小弟分析一下。
到底我要買哪支比較好?

僅提供以下數據:
(新版)~比較貴,但台北一定找得到
型號 : 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有防手震功能)
鏡片構成 : 16組22片(內含4片SLD鏡片)
最短攝影距離 : 50~180cm
放大倍率 : 1:3.1

(舊版)~比較便宜,在台北很難找到,要去台中買
型號 : APO 50~500mm F4~6.3 EX DG HSM(無防手震功能)
鏡片構成 : 16組20片(內含4片SLD鏡片)
最短攝影距離 : 100~300cm
放大倍率 : 1:5.2
文章關鍵字
這個是用50-500 OS + D600 拍的 (手持)

那麼再向各位先進請教一個問題。
放大倍率這個東西,會影響到當我將焦距放置在500mm打鳥時,成像的大小嗎?
因為這個問題,我也困惑很久。

hinoakane wrote:
放大倍率這個東西,會影響到當我將焦距放置在500mm打鳥時,成像的大小嗎?


遠的話應該沒有關係, 但是是以比較近的拍攝距離時, 被攝物在感光元件的大小會有分別
正如原廠70-200 vr2 放大比率只有1:8左右, 但是tamron 70-200 (沒防震那支), 就有1:3左右
拍十多米外的東西, 兩支基本沒分別, 但是拍幾米內的東西, 後者影象就大多了
所以在拍近的東西的時候,新的鏡頭會比舊的鏡頭,將物體放大許多。
各位先進所說的是這個意思嗎?

hinoakane wrote:
所以在拍近的東西的時...(恕刪)

搞錯意思!

這裡面應該是<最大放大率>,也就是像定焦微距鏡最大放大率1:1,這些都是在最近對焦距離時候條件產生。


一般同焦距鏡頭放大率是和主體距離有關,標示放大率高,通常是代表鏡頭可以對焦距離比較近。



但是問題是,這兩隻是望遠變焦鏡。 而官方的Spec.上提到了最短攝影距離及放大倍率這兩項資料。
若是照其他先進所說的,意即說在500mm沒有任何差別。
那就是在50mm焦段開始時,有所差異。
而且這兩隻鏡頭並沒標上"Micro",意即沒有微距鏡的功能,那麼放大倍率到底是1:3.1的物體比較大,還是1:5.2的物體比較大?(對於相機的感光元件來說)

當然我是希望說,不管照遠照近都可以讓相機的成像儘量達到想要的,所以希望各為先進給我這個不才的小弟,好好的解說一番。

hinoakane wrote:
但是問題是,這兩隻是...(恕刪)


基本上這隻變焦鏡的最大放大倍率會發生在 :
1.最近對焦距離 2.對長焦段 這兩個條件同時發生時
而前面的網友說的"遠"不是指焦段 ,而是指對焦距離

另外 1:3.2 = 1/3.2 = 0.31X(倍) ,1:5.2 = 1/5.2 = 0.19x(倍)
所以前者的放大倍率大於後者
hinoakane wrote:
但是問題是,這兩隻是...(恕刪)

其實就和數學上比例關係是一樣,1:2,實際上就是1/2意思。


放大率=像/物= ~像距/物距。


簡單幾何光學可以概略一些,也就是1/i+1/p=1/f薄鏡片式子。(P:物距,I:像距)

當鏡頭對焦無限遠,P=無限大,那1/P->0,焦距=像距。
當鏡頭對焦近距或有限距離,1/p>0,i>f,也就是像距大於焦距


也就是當一顆變焦鏡頭在同樣物距之下,焦距越長,其像距是越大,也就是放大率越大。


所以這兩顆鏡頭例子,1/3.2>1/5.2,前面無OS的放大率是比較大。










只是打鳥不是靠放大率,不是看表面規格。

很多時候器材對焦性能,決定是幾張脫焦,還是成功合焦。

建議先確定自己打鳥屬性,大部分望遠變焦鏡速度都較慢許多,通常是作為較大型動物居多,而副廠鏡這部份也更顯現落差。
最後再請教各位先進,以下兩支鏡頭,要選哪隻比較優?
候選人1 : Sigma APO 150~500mm F5-6.3 DG OS HSM
候選人2 : Sigma APO 50~500mm F4.5-6.3 DG OS HSM

以下為這兩隻鏡頭的性能資料連結
候選人1 : http://www.sigma-photo.co.jp/lens/tele/150_500_5_63_os/#/data
候選人2 : http://www.sigma-photo.co.jp/lens/tele/50_500_45_63_os/#/data

能否請各位先進順便教我,如何去比較鏡頭,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