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同時也能記錄 SONY DEV-50V 數位望遠鏡


srsbike wrote:
看到片幅,實在是創新...(恕刪)


sony 技術不會不足
只是 總覺得有甚麼原因不這作
uhan wang
好東西 不知價格貴不貴

Sony 永遠的需求領先
這台旁邊壓花是用雷射加工,使得每個突起角度不同,真想拿真機握握看

mbleolin wrote:
好東西 不知價格貴不...(恕刪)


嚇死人的貴, 不知道有誰可以買得下手.........
生命會自尋出路,科技也會、敗家也會....
吉姆林 wrote:
這次要跟大家介紹的玩...(恕刪)


能晚上拍下土星

如果凌晨拍木星

不是月亮 ..

749mm 夠了 土星環 應該拍得下來了

我是拿 DSLR + 500mm , 1000mm F=10 ..老鏡但光圈太暗
無法拍鳥. 拍鳥要大光圈才行 .

賣 59900 ..快六萬 ..不會吧. 以前這類 CMOS 130萬都當禮品現在改賣如此貴.
那還是建議直接買單眼 + 望遠鏡鏡頭比較實用, 還可以換不同鏡頭 ..
這麼濫的畫質......我用普通望遠鏡+手機都比他清楚...
查了一下價錢...嗯...可能有這個東西的強烈需求的人才會買吧...
(或是有錢到不行)

然後拍出來的照片, 一如SONY的消費機種, 顏色都一定要濃到爆掉才行...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我覺得這是實驗級的攝像產品,我也有買Sony TD-10。
正因為我熟知Sony的產品,所以想給Sony一些建議:

(1)望遠鏡本就不利於手持拍攝/錄影:

我拿過上一代的望遠鏡產品,望遠鏡本身對於手持防手震攝錄影,
不論2D/3D,就不是很有利,很容易手振,
加上望遠端,手振更是明顯。

(2)3D鏡頭不應該作在望遠鏡上:
大家都知道3D效果最佳的對焦距離,應該在1~4公尺左右,
在TD-10錄影機拉到望遠端時,3D效果幾乎為零,何況是以望遠為主的商品

(3)望遠鏡,本身用途早就被使用者的成見所侷限:

3D鏡頭不應該用在這個「用途狹窄」的望遠鏡身上,
改變此產品的設計方法,應該是在望遠鏡身上,使用二個10倍的純光學鏡頭,
並且為左眼設計一個高透光的反射鏡,以及一個2D感光元件,防手震功能要強。

如此產品設計師只需要專注在提升高畫質的2D錄影畫質就好,
最好可以讓使用者選購指向性麥克風,以增加附屬價值。

我想了二個模式:
(A)EVF模式:
在二個的接目鏡中間的軸,作一個獨立的小型EVF。
在錄影時,EVF就可以亮起來顯示畫面,取代光學接目鏡。

(B)省電模式:
在錄影時,直接觀看光學鏡頭,並同時錄影,雖然反射鏡會影響些微亮度,
但仍然不會影響觀看,因為很少人會在夜間或暗處使用望遠鏡觀賞遠方物體
為實現攝/錄影的功能,降低些許亮度,是十分合理的
但是此模式不能用電子EVF觀看,只能用自動對焦與AUTO快門,但是由於不用浪費電在即時顯示上,
就可以省很多電

(4)改變思維,3D錄影要朝APS-C/FF高畫質前進才是王道:
若Sony能改變思維,將3D錄影功能,應用在新出的[微單眼]上會比較合適
或是有APS-C/FF 等級的 3D 攝影機會更佳,
因為雜訊降低、流量、動態範圍提升,對於提升3D錄影的真實感很有幫助,這是重點!!!
才能避免小片幅所造成真實感下降與雜訊缺點。

(5)3D相片,Sony不可荒廢:
在 TD-10 3D攝 影機上,Sony取消了這功能,其實3D照片有一定的保存價值,
而在用戶端所使用的NVIDIA 3D眼鏡,也早有了對應的觀看軟體,只是不太成熟。
若未來感光元件再進步,對於3D影片與照片增加真實感的方面,都會有等比級數的提升。

(6)Sony如果能開放「使用者論壇」,定期或不定期,在全球各地舉辦小型論壇,
吸收各客戶群的意見,也可以順便打個廣告,那樣會更佳,才能貼近現實使用者的迫切需求。

(7) SONY應該更謹慎,推出更超值的產品:
因為錄影產品太多,像Canon SX-50就能以1萬的機身,完整取代這個產品,而且Canon這台還有50倍的光學技術,以及輕巧的機動性,Sony在研發新產品上,千萬不可不謹慎。

(8)對於SONY 3D錄影的期待:
如果能加強在5公分至5公尺的錄影軟硬體配套方案,都能完美呈現就好了,
因為在短距離的3D錄影時,人眼必須逗雞眼方式觀看主體,
但是TD系列的鏡頭無法向內大幅旋轉,就像人眼逗雞眼一樣
以現有的觀看軟體,也並無法即時補償這個視軸角度向內旋轉的差距,
如果Sony能在這二點突破,恐怕3D錄影凡他莫屬
這台家中有買,一開始看到規格覺得還不錯

買回來之後一整個罵翻了

那拍照畫質真的是爛到不行,比高階手機還不如

錄影用最高畫質還勉強可以接受,大概有高階DC的水準

光學變焦範圍內的成像都還可以接受,但是跳到數位邊焦之後根本慘不忍睹

顆粒之粗真的會讓人寧願拿普通望遠鏡來觀賞就好

國內買望遠鏡應該大部分都是用來賞鳥,既然是賞鳥當然就會要求清晰

但是50V大概從500mm之後解析度就很糟糕了,拉到700mm之後基本上只能看的出大概的樣貌

望遠鏡結合相機的立意很好,只是這表現讓人不敢恭維

個人感覺是有點對不起它的價格


話說Olympus目前正在為Sony開發鏡頭

如果有機會順便幫50V後繼機種開發鏡片的話,也許還能有點期待

只是目前這台買了真的很失望...orz

這個拿去小巨蛋看演唱會~~

除了可以看還可以偷錄

回家直接發行DVD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