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時光 - Samsung NX200(02.17最終更新!!)

cybercat wrote:
文章總索引:一、快問...(恕刪)


喜歡這種淡定真實的色彩
雖然不多人用, 但這是一台好機, 喜歡她的發色. 滿滿的誠意!
好文!

cybercat大大的文章真的很受用,在01上能夠打破品牌、產地框框的評測者實在是鳳毛麟角啊!

長期追蹤大大的文章,不但使我的攝影角度裡豐富起來,連對人生觀察的角度亦同!

七、情人的眼光

上一篇文章我們簡短談了一下16mm一些特性,這篇文章來藉著展示實際拍攝照片之名,順道來看看16mm一些應用。

NX 16mm這顆鏡頭以APS-C的應用上,大致上就是乘以1.5x,變成24mm的視角。24mm這個視角說廣並沒有到非常廣的地方,但是也比常見的35mm跟28mm廣了一些,也多了一些彈性。



第一個自然是可以裝下更多的場景,我自己使用起來,對於風景照片的拍攝應當要算的上表現相當不錯的一顆鏡頭,很能呈現比較遼闊的感受。



不過因為遼闊一點,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地方是構圖時必須維持一定的平衡性。

那麼,要怎麼維持一定的平衡性呢?用最簡單的方法去講自然是維持一定的水平,不要有太過傾斜的照片,自然也不會有較不舒服的感覺出現。



是的,這樣的作法可能會比較中規中矩,但別忘了。
24mm比起28mm/35mm更有一一些視覺上的變化,攝影其實不只是減法的藝術,有時候你也得順從鏡頭的特性,也可能會是加法的藝術。

在水平的平衡之外,除了把要拍的東西放進來以外,也可以考慮加入不同的顏色,像下面這個球場一樣,擁有藍天綠地紅土,增添畫面的變化性。



昨天剛好跟一位朋友聊天,他突然提到:「為什麼有時候在外面看人家用相機,鏡頭要一直換?」

視角的變化增加照片題材的豐富性、因應不同的用途,都會是添購與交換鏡頭的理由。但是也千萬別因為「我買了可以交換鏡頭的相機,所以我就要買很多鏡頭來換!」

交換鏡頭的目的其實是因應需求、喜好、變化性而產生,絕對不是為了「蒐集公仔湊齊焦段」、「能換鏡頭才是好相機」這種理由而生。



像我選擇16mm的理由,其實也是這是個我比較習慣用的角度跟觀點。

不要盲目的購買交換鏡頭,也不要人云亦云去追評價好的鏡頭,這都不是理想的方式,找到自己真正有用到的,願意用的,這才會是比較健康的心態。



16mm這顆鏡頭因為比較廣的關係,有時候旁邊的小東西一個沒注意到就會進入畫面,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雖然可以利用裁切來消除,但事先預防總是好一些。



由於16mm稍為遼闊一點的視角,所以對於室內空間感的營造相當不錯,一些建築的光線跟線條都能展現出跟28mm在略微不同的樣貌。



不過相同的,因為能容納比較多東西進來,也應該要更注意水平,面對建築物這些複雜的線條,能夠沿著照片的框框來進行也可以保持畫面的穩定感。



其實因為人的視角沒有專注在某一點的時候,是稍微廣一點點的角度,16mm的稍廣角度蠻能展現出這種視覺效果。



另外,要比較注意的地方也正因為可容納的東西較多,所以蠻常有機會佔在高聳的建築物下面拍攝,這時候要注意的是仰視的角度,會有下大上小的視覺效果。

是蠻特別的視覺效果,但是如果是想完整拍下建築,其實稍退個10公尺尋找適當的角度會更好一些。



一般廣角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都會比其他焦段的鏡頭來得近一點,這顆NX 16mm自然也不例外,最近的對焦距離是18公分(這距離是從感光元件算到物體,如果只算到鏡頭前緣大約是12cm左右。)

放大率是0.12x(在APS-C因為有裁切的效果所以約等同135FF 0.18x的放大率)

實際運用起來,就算只帶這顆鏡頭,也還能夠應用在日常上的近拍。



這兩張照片都是用最近對焦距離拍攝的。但也其實要注意一下,用來拍攝物體當然也夠大,不過廣角鏡頭近拍會有一個不一樣的透視感,所以構圖的時候要稍稍注意。

這樣的放大率其實萬一覺得不夠的話怎麼辦呢?其實可以利用機身內建的裁切功能,2000萬像素的好處就可應用在這邊了。



因為廣角鏡頭有這麼一層近拍不同的透視感跟張力感,其實搭配生活中一些常見的東西都可以有一些很有趣味的照片。

比方說,可以找些球面狀的東西,跟朋友一起拍攝。



或者很靠近的對著寵物拍攝,營造大頭兔的誇張效果。
(這張真的很近,我鏡頭都快靠到它的臉了)



不過其實我喜歡帶16mm也是有很多理由啦,一來當然是跟我很習慣用的28mm差距沒有那麼大,雖然稍微廣了一些但適應以後一樣很ok。

像這樣隨意拍腳下角落的照片,大概可說是這種鏡頭的樂趣了。



廣角鏡拍攝人像的時候,也可以營造一些比較特殊的效果,還記得剛剛才講的仰視拍攝建築物嗎?

如果用在拍攝半身或者全身人像上,用低一點的角度也可以拍出長腿的效果,自然要注意的就是別把臉放在畫面邊緣了,很容易變形變豬頭的。
(這用KIT鏡頭18-55mm的18mm端也做的到,只是沒這麼明顯)

所以我們這麼來使用NX 16mm的話,其實會發現一件事情:「如果等校28mm的視角可以做到的,其實24mm能做的也很類似,只是它更活潑一點。」



先回到生活中的隨手拍攝還有交換鏡頭這件事情。

老實說,什麼鏡頭都可以拿來拍,我也是經過無數的摸索跟嘗試,才發現各種焦段跟鏡頭的樂趣,不必拘泥在單一鏡頭的視野裡面。

長久以來,不管用什麼相機,我一直很喜歡這樣就帶著相機看到什麼就拿起來拍。



無論是從巷弄中窺見藍天。



還是像個小朋友一樣的仰望電線杆。



或者只是個堆放雜物,在街道上的一角。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這麼說著:「智者的藝術即是知道什麼該忽略的藝術。」

我們其實也都在尋找對我們自己來說,最好的畫面。不僅不斷的在刪去,也不斷的在加入新元素。



忽略生活中不得已的部分,框住想要的美好,正是我們拿起相機的初衷。

或許這些角落並不是什麼曠世巨作,但畢竟反映出我們每個人所見的不同,也正是這個世界迷人的地方。



「我們生活的目的是要產出我們內在最好的東西。」

正如作家瑪麗安娜‧威廉森所說的一樣。



等效24mm這樣的角度,該怎麼說起呢?



如果說35mm是個熟人的角度,剛好是在餐桌上面目光相對的距離。

24mm,你得比起35mm更靠近一點,為了不讓畫面空曠。也帶點侵略性,所以這是個比熟人更熟的距離。



如果說28mm是生活中平實的角度,略有張力但也沒帶點壓迫感。

24mm,你得比28mm多思考一些,為了不讓多一些的張力感變成壓迫感,雙方都得多包容一些。



如果說21mm是個觀察者的角度,跟我們目光所及的範圍非常類似。

24mm,你也得比21mm更有熱情一些,為了不造成畫面旁觀的疏離感。



那麼24mm將會是什麼?

比熟人更熟的距離,又能包容壓迫感與靠近的侵略性,更多些旁觀者沒有的溫柔。

我或許會稱呼這樣的角度。



是情人的眼光。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讚翻了
我喜歡情人的眼光這個用詞
那我也要去買一顆24mm定焦鏡,
我也要情人的眼光
以後就將24定焦叫做"情人的瞳"
紅塵紛紛情難了,風雲變幻醉一場 慢慢長途尋真我,千杯難倒一酒湘 癡心躊斷緞愁腸,豪情傲劍渡河江
客觀
很有內涵的評測
一點都不浮誇

這才叫專業評測,真的很棒.

NX200真的讓我重新認真看待三星的相機,比起之前的相機真的進步太多了,且廣角鏡能有這樣的銳利度.
allanlin wrote:
這才叫專業評測,真的很棒.

NX200真的讓我重新認真看待三星的相機,比起之前的相機真的進步太多了,且廣角鏡能有這樣的銳利度....(恕刪)


而且除了鏡頭規劃不錯以外。

若不論三星這間公司爭議還有之前版上事件的話,覺得也是真的很用心!

我有加入官方FB,相較之下,他們在經營相機這塊上還比很多日系廠商用心很多,粉絲團和官方學園都看得出來有用心在經營..沒想到一間相機能見度這麼低的廠商,這麼認真... @@
想請教一下大家

NX200可以買單機身或搭配其他鏡頭購買嗎?
因為個人不是很想要原kit盒裝的18-55

drum3126 wrote:
想請教一下大家NX2...(恕刪)


到這代還沒有呢, 不過可以搭配餅乾...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