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只在國內跑了約二十場馬拉松,但看到聞名的東京馬拉松開始報名時,一時手癢也進入報名,也許是為了彌補2011年報了名參加法國PBP1200KM活動,後來卻未前往留下DNS的遺憾吧!

正當週遭許多朋友都說在這限額3萬人參加的東京馬,卻有高達10倍報名人數,中獎率只有1/10,但因日本人對於台灣人的友好狀況來看,應該是十分容易中籤時,一封未中籤的mail徹底粉碎了我想要參加東馬的念頭!

然而想要出國的決心卻未改變,即使當天也是高雄馬,但已參加過的我礙於獎牌的緣故(一塊精美的獎牌是我選擇馬拉松的重要因素之一),絲毫不考慮!我在網路搜尋到當天也是渣打香港馬拉松,這也是我的備案之一。
等到報名開始當天,心想全馬有一萬多個名額,香港人應該不會這麼瘋馬拉松吧。第一天過去了,七八仟人報名,心想還好嘛再等等看⋯




怎麼辦呢,只好使出絕招,這也是我一直在等待的原因之一,馬上透過公司內部查詢,員工組何時開放?結果三天後得到更殘酷的答案,員工組早在一個多月前就截止了。但不死心的我又去反應,海外員工沒有收到啊?在許多長官的協助下,幾天後海外員工組開放報名,我也順利搭上最後一班列車,踏上我的海外跑馬初體驗!

2/22晚上
Passport ready.
Ticket ready.
Runner's Pack Collection Letter ready.
The most important, KOURAGE is also ready.
2013 Standard Chartered HongKong Marathon, I am coming.

2/23由朋友住的九龍搭渡輪到北角,再轉路面電車到銅鑼灣,下車地點剛好是報到處的維多利亞公園,已經可以看到許多工作人員在搭起各種設施。

公園內不能競速喔!

大大的指示牌告訴您這裡就是報到處!

報到區非常清楚,但這裡是一般海外跑者,我要前往職員專屬報到區報到!

當地跑者早在一週前已報到完畢,今天來報到的是海外跑者!

隨手可見工作人員協助辦理報到!

就在心想海外跑者沒有很多嘛,突然來了一大團的日本人,人數多到在另一沒拍到的角落還有好多好多!


職員區有專屬的報到處,我猜台灣員工可能只有我參加吧,那麼我一定是台灣區第一名囉!




公司幫我報的是馬拉松一組,他們用顏色來區分是粉紅色,裡面主要就是號碼布(晶片已黏在上面),秩序冊,以及紀念品等!

這塊紀念獎牌是包在一個紙盒裡,報到就送的,第一次看到除了T恤以外還有送獎牌,不用跑只要報到就有!

當我領完後工作人員又叫我到隔壁去繳費?

心想員工不是免報名費300港幣嗎?怎麼又要叫我繳費150,後來弄懂是公司把這費用捐出去,並額外送我們一些東西,通通裝在藍色這個包包裡面,也算是員工的福利之一吧!

這個加送的袋子比較優,除了材質較好以外,它還是雙肩可揹式的,並且在易磨損的地方有加厚處理!


裡面的東西有三樣,有多一件衣服,材質和一般人的那件不太一樣,還有一頂帽子,還有一張餐券(這個容後再說明)!就這樣,一般人只拿一包,我卻拿了二包。這點我確認無誤,因為借住的朋友,他也有報名,真的只有拿到一包而已!

餐券不是每個人都有!

日本人來了好幾團!

全馬和半馬組的由九龍尖沙咀出發,終點在港島銅鑼灣的維多利亞公園。為了驅散人潮,十公里組的起終點都是在維多利亞公園,看的出來大會已經準備好了!

報到完畢準備搭MTR回朋友住的地方,今天是假日,公共場所幾乎快被外勞佔領,香港如此,新加坡,台灣也是如此!


起點的尖沙咀地鐵站早已公告明天的賽事將在此舉行,請民眾沒事的話儘量避開,二年前我來的時候剛好是比賽前一週,從沒想到我第三度來到香港竟然是為了跑馬拉松,只能說人生有很多的意外之喜!





查過了氣象預報,約在15~20度,心想真是跑步的好天氣,除了慢跑褲以外,上半身我預計穿長袖排汗緊身內衣,外加長袖車衣,一來方便可以放一些補給品,二來適合怕冷的我(後來證明還真穿對了)!


好的賽事參加人數總是持續增加!

2/24一早05:15起床
全馬分成06:40出發的挑戰組和07:10的馬拉松一組,我是後者因此可以慢慢的準備,前一晚和老朋友聊到太晚,又怕興奮的睡不著,在威士忌的加持下總算一夜好眠,也特別把大會送的紋身貼紙給紋在臉上,一場好活動slogan也是很重要的!

朋友住九龍紅磡地鐵附近,原本想用走的約二公里到尖沙咀剛好可以熱身,後來想想熱完可能又冷了,乾脆搭地鐵前往!

我們由紅磡站搭一站到尖東站,再經由地下道走往尖沙咀出口,此時地鐵下都是在換裝以及熱身的跑友,畢竟清晨16左右還有點冷。

一開始我想起跑點在九龍尖沙咀,終點在港島銅鑼灣,那麼我豈不要回到尖沙咀才能領回我寄放的物品,雖然大會說會把我們的行李運到終點,但我想那麼多的行李要怎麼運啊,看到這一整排車,我的疑慮都得到解答。

更貼心的是為了讓工作人員區分,同一顏色的都在同一車,我的行李帶是48680,48代表的就是第48車,車輛也依號碼停放,很容易尋找!

07:10馬拉松一組準時起跑,地點就是彌敦道,平時車水馬龍的彌敦道此時感覺沈寂了下來,空氣中只剩跑步的味道,也展現出這個看似很商業化城市的另一種氛圍。身邊也有不少國海外跑者,印象裡旁邊就有一團日本人!
賽前的練習我覺得狀況很好,加上當天氣候太完美,雖然平常練跑量不多(單月差不多30公里吧),但卻有一股可以破記錄的信心,也因為如此所以我沒帶手機在身上,為的就是專心跑步,以下過程容小弟以文字敍述帶過(前面數字代表總時間):

100:我跑了11K剛好是5.5分速,其實賽前練習我一小時可以跑12公里的五分速,刻意放慢速度一則是因為有一些坡,二來是為了避免衝太快,後繼乏力成了步兵!離開市區約4公里就是車行專用道路,人潮也拉開可以盡興的用力跑,4~9k是一道長坡,還好不陡,我索性維持著均速前進,9k是這道坡的最高點昂船洲大橋。
200:完成了22k,依然維持著5.5分速。12k與18k是同一個點,在這裡我碰到了早我半小時挑戰組出發,穿著藍魔鬼車衣的香港車友包包,用力的跟他打個招呼加油打氣,算算他的速度還真快,應該有五分速。15k的青馬大橋是第一折返點,風勢很大帶著側風,還好我的穿衣策略讓身體不致太冷,而在這裡我也開始追上了早我半小時出發的全馬挑戰組。22k則是第二折返點汀九橋,順便小解一下,我隨身帶了二包果凍膠和一包能量棒,趁著身體還沒覺得很餓,先吃點能量棒再說(大會只有飲料和香蕉)。
300:完成了32k。由汀九橋一路下坡準備回市區,還好坡度也沒有很陡,不僅不需要踩煞車,還可以均速前進,這一小時我的均速剩6分速,但以往在27公里過後就成為步兵的我,還是依然持續的跑著,以往30公里需要3個多小時的我知道今天沒意外應該可以破個人429的PB,只是多少而已。在25k我花了約三分鐘停下來,讓自已好好的拉拉筋,然後再補充一些食物,25k與30k我有吃到香蕉,但沒吃到巧克力,不知是沒看到還是被吃光了!
342:完成了39k。從32k~39k這7k我花了42分,還是維持6分速,陽光只在32k時出現約一分鐘又消失了,真是天助我也,我第一次有了念頭想要衝進我認為高腳級的3字頭,因為剩下的3公里我只要維持六分速就可以了!
32k開始就是西區過港隧道,空氣不太好,甚至一度有點頭暈狀況,我還是努力撐過去,並渡過33~34k的爬坡路段出隧道口,然而36k的一道高架橋爬坡讓我首度成了步兵,走了約100幾十公尺,但這也已經打破了我成為步兵的最遠記錄!
405:全馬完成!就在要不要拚3字頭猶豫時,一道地下道長爬坡讓我斷了這念頭,加上二道高架橋,我又成了步兵,但至少除了爬坡以外,我還行有餘力可以繼續的跑著,最後以破個人PB的成績完成!終點前一公里是最熱鬧的銅鑼灣市區,沒有不耐久候的民眾對跑友謾罵,取而代之的是不絕於耳和鑼聲震天的加油聲,有廣東話,有普通話,有日文也有英文,尤其是陪跑員帶領著盲跑友經過時引起的加油聲更驚人,運動無國界,這一刻您會為這個城市居民的舉止感動,這才是一個進步的城市啊!我印象中只有太魯閣馬和國姓泰雅馬沒有聽到路旁用路人叫罵而已(因為關在山裡面嘛)!
終點秩序很順暢,先有人幫您掛完賽獎牌,接著完賽獎品用一個購物袋裝起來讓您帶走。裡面有一顆水棃,一根香蕉,以及一瓶水及一些贊助商的文宣廣告。

很輕易的找到48區我的行李處,看來回來的人還不太多!

拉完筋後到終點附近約200公尺的飯店,這裡公司設了一個員工招待處。

準備好了各種食物讓我們享用,而先前發的餐券就是憑券進入,太棒了!


很餓又累,坐在飯店27樓用著餐點往下望,左邊藍色是半馬組的進場路線,右邊的綠色則是全馬組,分流的很棒!

其實我一進門很多人在看我,我也在看他們!

我:這不是招待有參加的員工來用餐的嗎?怎麼這些看來都沒有跑步!
他們:這不是招待工作人員嗎?怎麼有選手跑進來了?
原來是誤會一場,這是公司招待員工啦,不論是參賽的跑者或是擔任工作人員都一樣,抓了三個正妹合影留念。

一場好活動完賽獎牌也很重要,這種看起來雖然可能明年也是一樣,但至少不是公模,而且很立體,就像東馬一樣已經成為活動的象徵,從獎牌這個小細節也可以看出主辦單位的用心,值得收藏的一面獎牌。

您以為只有這樣子嗎?不,週三回到台灣上班打開電腦,才知主辦單位已在前一天把資料寄到公司信箱給我了!

第一您可以查到您的個人成績,還有分段呢,前10k真的是5.5分速!馬拉松組有13,638人參加,但又分成挑戰組和馬拉松一組,我是馬拉松一組的第477名,但在挑戰組裡只能排1300名左右!,果然挑戰組多是高腳啊!但這場的PR超過80應該也創下我個人記錄。

更神奇的大會有拍下您的照片,只要輸入參賽號碼不僅有照片,甚至還有一個動態檔。成績證明大會在幾週後會寄給您,但您也可以選擇再付費製作含有個人照片的證書或是海報,太貼心了!

先來分享一下跑步心得:
一:路線部份:因為全程都管制,除了警察強力動員以外,民眾也對這活動抱持高度支持,所以今年除了是第17屆渣打香港馬拉松以外,它同時也榮獲亞洲盃第14屆同時舉行,或許有一天我們也可以看到它成為國際認證的幾大賽事之一。
有不少的爬坡,但除了最後三公里有幾段短的陡坡以外,其餘還好。倒是在高架道路的轉彎處,為了要抵抗離心力,所以道路設計是有角度的,所以跑起來是不平,這點反而較令我感到比較不好適應,和墾丁馬起伏的道路類似。
二:賽事規劃本身:只能說無懈可擊,只是報名時若是外國人則要有填英文版報名表的心裡準備。但我還是猜不透如何在二天內,把六七萬人的照片整理好放在網路上?
硬要挑剔的話,國內跑者可能對它的補給有意見,全程飲料就只有水和運動飲料,香蕉和朱古力只有在25和30k處發放,但對跑的快的人而言應該用到機會不大,我是自已攜帶沒差,若有鹽巴就更棒了!倒是終點前一二公里,好像有民眾自發性的提供食物,不過對我而言,我只想趕快回到終點。
最後依例:
感謝公司長官的協助取得比賽資格。
感謝大會的工作人員和沿途交管的波麗大人,真的很享受這次的跑步。
感謝朋友Marc提供住宿的地方,免去尋找住宿之苦。
感謝一路上加油的民眾(我不知哪位對著我喊Chinese Taipei)!
感謝香港這個城市。
附註:個人跑馬成績(半馬十幾場不列了)
201107 台南安平星光馬 428
201202 高雄馬439
201202 台南古都馬507
201207 台南安平星光馬514
201211 太魯閣馬439
201211 田中馬456
201301 南投泰雅馬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