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接觸跑步

速度並不會很快 大概8分鐘 1公里

但是我每次跑左腹都會痛 不是肌肉或骨頭

還像是內臟還是腎臟的 跑大概快1公里就會痛

之後再跑1公里左右 又不太會痛了?

請問這是什麼原因阿?


在以前國 高中 的時候 跑步有時候也會這樣 有時反而不會
文章關鍵字
我剛接觸跑步也會,現在就不會了~~

應該是熱身不足在加上不常運動身體機能不夠!!
應該是剛開始跑會這樣

記得當初剛開始跑時 也都會腹部痛

長跑下來 就不會了

橫隔膜的地方

改善方法:1.走20分鐘讓身體熱開再跑步

2.這速度對你還是太快,再方慢,呼吸再調勻

話說我也很久沒初學者這種疼痛了

把握以上兩點就對了

gotshow wrote:
最近開始接觸跑步速度...(恕刪)

初學者都會,我跟我朋友都在剛接觸跑步時出現這種狀況,當時還以為自己得到甚麼嚴重的病呢
我才奇怪咧
以前快走90分鐘左腹也不會痛
後來改慢跑,可以跑一小時也不會痛
但是改慢跑後,平常走個五分鐘卻會痛(以前不會)
後來腳受傷休跑後,平常走路也不會痛了
跑步時腹部疼痛 大概都是兩個部位
一是橫隔膜 二是內臟器官
主要是因為跑步時身體 尤其是下肢需要大量氧氣
造成以上兩個器官暫時氧氣供給不足所引起的疼痛不適

這種現象好發於跑步初學者
當訓練水平增加後這種現象會逐漸減緩或者消失

初學者可增加熱身時間
或者降低初始運動強度
例如先快走5分鐘再跑步
應該可以減緩腹部疼痛的現象

隨著運動時間的持續身體不適腹部疼痛感消失
是生理學所謂『內臟器官惰性』所造成:

當人體從事運動時 尤其強度稍強 熱身又不足
身體運動需要較高能量
心肺血液循環系統供給卻低於所需能量
這種能量供需不平衡的現象稱之為(內臟器官惰性)
當運動持續內臟器官逐漸提高工作水平
就可供給運動所需能量
腹部疼痛感便逐漸消失


持之以恆是運動健身不變的真理

以上供參考
DickLee 59 wrote:

跑步時腹部疼痛 大概都是兩個部位
一是橫隔膜 二是內臟器官


主要是因為跑步時身體 尤其是下肢需要大量氧氣
造成以上兩個器官暫時氧氣供給不足所引起的疼痛不適


這種現象好發於跑步初學者
當訓練水平增加後這種現象會逐漸減緩或者消失


多謝DickLee 59 前輩解說,

不過,晚輩仍有一些小問題,請教

(1) 學生時代慢跑暖身操不夠,除了有時候左腹會痛之外,有時候肩膀(三角肌)、胸部(胸大肌)也會痛,這是何原因 ?

畢竟肩膀部位沒器官,暖身不足也同樣造成肌肉缺氧嗎 ?



(2) 【跑步】是一定需要【暖身操】,否則常常會上半身某部位痛。

但是,同樣是運動,【自行車運動沒有做暖身操】,為何沒出現上半身痛之現象 ?

DickLee 59 前輩說的「尤其是下肢需要大量氧氣,造成以上兩個器官暫時氧氣供給不足所引起的疼痛不適」。 那 同樣是下肢運動,氧氣供應這點,【慢跑】與【單車】尚有何不同之處呢 ?

(註, 參加過20多場單車活動,大會會場極少人做暖身操,這是不同於慢跑活動,慢跑活動是一定全部人做【暖身操】,而單車活動極少人做暖身操,單車雜誌說「自行車大賽前10~20公里距離,漫速巡航是暖身,前導車放行之後,是正式運動。」 )


(3)
DickLee 59 前輩說「這種現象好發於跑步初學者,當訓練水平增加後這種現象會逐漸減緩或者消失

如果是「1~2年時間中斷,沒跑」,最近開始練跑,是否退步的跟初學者一樣 ?

那跑步就需要長期保持了,如果中斷跑步習慣,代表前功盡棄 ?


跑步解剖書有說「跑者雖然是用腿跑,但仍需練上半身肌肉」

慢跑,練上半身肌肉,這有何幫助?

是不是比較不會產生上半身痛?


還請賜教。
1.跑步除腹部疼痛外 尚有其他肌肉部位會酸痛 個人認為有可能是該部位舊傷所引起 或者是其他不明因素
甚至是個別體質 小弟才疏學淺實在無法給予一個切確答案
2.腳踏車不熱身亦不會有腹部疼痛的現象,個人經驗,腳踏車騎乘時運動強度遠低於跑步,曾經比較過慢跑與騎乘腳踏車心率,慢跑大約150-160,腳踏車卻不太容易超過120-130,除非上坡,此外,騎乘腳踏車雙腳並沒有如跑步一樣必須承受全身重量的壓力,因此可以藉由慢速騎乘逐漸完成熱身。
3.跑步等有關心肺適能的運動項目,並不像其他帶有技術性質的運動,例如桌球、羽球或游泳等,一旦習得技術便永遠不會忘記,只是體能變差技術水平也比較不容易展現,例如游泳,學會了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但是心肺適能的運動,最常見的就是跑步,用進廢退,相當明顯,一段時間不運動就會打回原形,只是,有時個體的先天遺傳有相當大的差異,別人不怎麼運動體能還是很強,只能怪上帝不公平了!
我的話是跑到約30分鐘產生疼痛感約4公里左右出現橫隔膜疼痛感

這又是為什麼呢? 還請幫忙解惑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