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星期前穿adidas adizero取代原先NB 10XX(忘了),剛開始跑10KM感覺避震效果好很多,但第二次開始覺得楦頭太窄,前腳指會壓迫到,不是很舒服,可怕的是左膝開始疼痛,也不知是跑太遠身體抗議還是鞋子不適合,後來又買了ASICS NIMBUS(聽到高緩衝就覺得應該很舒服),結果昨天才跑不到幾百公尺,右足弓就極端酸痛,一直覺得鞋帶沒綁緊,感覺沒支撐,相對的左腳因怕膝痛戴了護膝,足部毫無異樣....今天再穿美津儂的WAVERIDER在跑跑看好了
寒正雨 wrote:請教Vody或版上大...(恕刪) 寒正雨您好Brooks的鞋款有分一線(國際版),二線(台灣各大大賣場的便宜鞋款,不知這是否為合法授權製造的鞋款,還是台灣代工廠自行貼上Brooks的logo的非法製造,不是很確定),一線的國際版還蠻貴的,但鞋子的品質很好,沒話說,很棒可以買,二線的便宜鞋款不要買,鞋子的中底硬到爆,當休閒穿可以,但不要拿來慢跑使用,另外Saucony、Diadora、Lotto的情形也跟Brooks一模一樣,有分上述兩線,您應該懂我的意思,四廠牌都是由台灣伯諾集團代理引進販售。Brooks的鞋子在北桃地區有知道好買點嗎?請參閱台灣Brooks官網提供的銷售據點http://www.brooks-running.com.tw/stores.asp
fullman wrote:請問NIKE AIR...(恕刪) fullman您好Air Pegasus+ 2007與Air Pegasus+ 25(2008年版本)的評價好嗎?兩者的評價都是毀譽參半,有人喜歡也有人討厭,可說是因人而異,我想得依您個人的腳感而定了,購買前兩雙都試試再做決定,兩款最大的不同是Air Pegasus+ 2007的重量明顯比Air Pegasus+ 25來的重很多,但Air Pegasus+ 2007的避震比較軟,Air Pegasus+ 25的避震比較硬,Air Pegasus+ 2007是前後分離的一般氣墊,Air Pegasus+ 25是全掌3/4長度(Full Length)的一般氣墊,兩款都可使用Nike+ iPod Sport Kit,其他的部分大致相同。
Wiiroro wrote:我鞋子的耗損是這樣這...(恕刪) Wiiroro您好您的鞋底磨損是屬於避震型的,買任何廠牌的避震型鞋款就行了,只要合您的腳型,任何廠牌都OK,各廠牌避震型的鞋款太多了,我無法一一推薦,端看您個人的偏好了。
Vody兄你好:開版之後你的文章我反覆看了很多遍,藉此把你多年體驗的心血智慧融會貫通;但是有些你的意見我還是有所保留。先提出一下:譬如說:「..所以有些部分的選鞋相關資訊並非百分之百的正確,例如濕腳印的測試與3D掃描的腳部檢測(如Asics與Mizuno的機器)都非常不準確,歐美專業人士並不採用這些方式,最準確的方式是,人為目測慢跑者實際慢跑的腳部著地內旋與外旋的情況來作為選鞋的依據,這說起來話長,…..」。小弟認為既然在長跑執亞洲牛耳的日本人開發出這套機器,就會有它的參考價值。歐美專業人士並不採用這些方式並不表示亞洲人種不適合這套機器。要說Asics與Mizuno的機器都非常不準確可能有失客觀。Vody兄帶出很多淺顯易懂的觀念:外旋=內翻=外八=內旋不足=Underpronation!內旋不足是否等於外旋等於內翻等於外八,正確外旋等於內翻等於外八,正確內旋等於外翻等於內八,正確不知能否引申你的說法載入小弟BLOG?另外上面有人提出BROOK的鞋,我曾經有一雙。所謂液壓避震系統原理和NIKE AIR的避震很類似。不同在於前者在塑膠墊裡灌進黏性液體、後者灌入惰性氣體。圖:左BROOK 右N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