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JoYip wrote:
你的很利害! 可以分享一下平常活動跟以前活動嗎?


我是遺傳性的徐脈,我老爸的比我更低.

國中時開始有打過連續七年的激烈籃球運動,但徐脈現象在小學時就已經有了.

國中時,學校每年都有舉辦8公里的路跑(三芝國中,繞山一圈回校門口).參加過一次,跟著籃球隊的跑,跑42分鐘.

2004年雙足手術後,就沒再運動了,現在是只會KEY鍵盤的酸民.

JoJoYip wrote:
我都有看過youtube上日本人對非洲跑手的研究
是因為他們在高原上訓練和跑姿的關係! 我都想有這樣的體質


大哥您看過缺氧和血紅素自體適應的文章嗎?

他們在高原上訓練的成效,是否有部份是歸因於高原處氧氣濃度較低?

而且我也看過一些體適能訓練的資料,是讓學員戴口罩去慢跑或做其它運動.

最後的結果是,受測學員的血紅素都在長期訓練後有提升.

至於跑姿,對於移動中的體能消耗是有影嚮的,我想,這不是體質因素.
提供個人訓練方式供樓主參考

平常無論是訓練或是比賽都是盯著心率在跑
我的休息心跳大約在50~54左右,極限心跳約180(本人55年次)
12k以下的比賽會將比率控制在170~172之間(最後衝刺不算)
半馬則為167~170之間
全馬的話,因無法從頭到尾維持高固定心率,所以我的對應方式為前半馬心率控制在160左右,後半馬約165(通常撞牆期約在35~38k)
另外夏天(溫度30度)速度會比冬天(10~15度)慢10~20秒/公里

如果持續以固定速度進行長距離跑步,心跳應該會逐漸增加
馬拉松的配速方式通常也是建議配速及心率採逐漸增加方式
https://feelrace.com/fr.pl?th=_Marco
建議樓主可試試看15k以後可嘗試維持170心率,看看速度可否再加快!








o-_-o wrote:
我是遺傳性的徐脈,我...(恕刪)

年幼時我也接觸過不同運動但都是沒系統的遊玩
十年前斷過靭帶後就沒多運動, 只是上年開始學習跑步
還望各位指教


jacknahu wrote:
提供個人訓練方式供樓...(恕刪)

其實雖然我有心跳帶一直用但我很少去注意要用心跳區間去跑
都是隨心而跑
我會好好研究的
o-_-o wrote:
我是遺傳性的徐脈,我...(恕刪)
我根本不知道還有這一招,長知識了.

看來我也得準備一條來跑跑.

JoJoYip wrote:
其實雖然我有心跳帶一直用但我很少去注意要用心跳區間去跑
你看的影片是一位美國人,專家研究過他的各項數據,的確發現他的身體可以非常快速的分解乳酸
所以他可以非常快速的一直的跑都不休息的跑,一天跑個100多k連續跑幾天都不會累

但是樓主版主並不是這樣的表現,他不止會累,還累的很明顯,全馬衰退的很嚴重。
依小的的看法是心率帶出了問題,身體如果有這樣大的心率差異問題,早就沒辦法在這發文了….
再花個錢買一條或是換的品牌的吧
我是新手,請多多指教!!!

thit wrote:
你看的影片是一位美國...(恕刪)

謝謝你的回應
我手上有兩個品牌的錶都有差不多的數據
所以我想應該同時出錯問題不大
至於身體我想應該也沒太大問題
全馬會太慢原因是訓練不足
年初香港馬拉松30公里前我都以5分鐘/公里的配速跟朋友聊天輕鬆跑
但到了32公里就爆掉了, 我想是體力用完 (說到底是訓練不足, 畢竟我30公里以上訓練基本不超過兩次)

主要原因是想了解:
1. 大家會不會有足夠熱身後心跳就下降
2. 是不是身體開始累了所以心跳慢一點去省力

謝謝
但你的問題就在於心率太奇怪了
pace 5 BPM170-->pace 5 BPM150,這樣的表現不是體力不行
是心率表現奇怪,照道理你這樣的心率應該可以跑很好

正常經過時間應該是pace5 BPM17X才合理,如果一樣持續這樣的數據,
就會慢慢的衰退,這也表示體力快耗盡了

就算是衰退也應該是pace變慢且BPM降不下
才是合理的

另外你測的pace 5 BPM150這數據是有休息過後再開始跑的嗎
還是一直持續跑心率卻越跑越低??
我是新手,請多多指教!!!

thit wrote:
但你的問題就在於心率...(恕刪)


體力是有但是不想一次里程加太多
打算每周加4公里那九月底前就可以完成40公里準備大阪馬
至於跑是不停的一直跑
停下來喝水都沒有
只是那一刻心肺感覺輕鬆了但肌肉當然會累

今天不用上班天氣不太熱的話等一下出去跑一會再報告大家~
jacknahu wrote:
平常無論是訓練或是比賽都是盯著心率在跑
我的休息心跳大約在50~54左右,極限心跳約180(本人55年次)
12k以下的比賽會將比率控制在170~172之間(最後衝刺不算)


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