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可樂 wrote:)</blo那根本不夠格稱之為撞牆,撞牆一詞源自於 Hitting the wall跑步時會消耗肝醣作為能量,當肝糖含量降低身體會發出訊息給大腦要求降低運動強度同時肝醣代謝後會造成乳酸堆積導致肌肉痠痛不適當肝醣逐漸被消耗光時身體會轉由燃燒脂肪來提供能量ckquote>非常同意你的話,只是訓練不足罷了
原來連跑步都要這樣咬文嚼字.......瓶頸與撞牆不過就是在形容一個狀態,可能是身理或是心理因素造成。就好像職業倦怠跟撞牆期現象是一樣意思,是在形容某種狀態。真不懂沒那麼廉價是又有多「高貴」? 感覺就是在賣弄....你的30~35公里或許就是撞牆,但對超馬選手30~35可能還在熱身,那你的牆是不是也蠻廉價?
Roger5978 wrote:原來連跑步都要這樣咬...(恕刪)你的30~35公里或許就是撞牆,但對超馬選手30~35可能還在熱身,那你的牆是不是也蠻廉價? 樓主陳述事實罷了,至於這位大大,撞牆期每個人差不多(在30公里前後會發生,但會因訓練情況,有的人輕易就渡過,但有人會很痛苦),不會有你引言中的情形,希望把事實讓大家瞭解,擁有錯誤資訊,對跑步的誤解會更深,也許網民寧願相信line瘋傳有關健康的謠言,卻不想理會初心者在這邊真誠的分享…去跑步吧!你會看到更多…
cire wrote:樓主講得很不錯啊撞牆的感覺真的30K後很明顯每一步都是煎熬,我看樓只是沒有笑新手的意思啦只是有人玻璃心不知道為何碎了一地 我完成68場全馬撞牆30公里後很明顯為何((現在))的我都沒感覺呢就算第二天的雙日馬也是沒感覺
葡萄可樂 wrote:早上帶領著新跑友去...(恕刪) 其實應該是說體力跟腿力都還無法適應跑10k的距離,這是習慣問題吧,一旦習慣了應該不難跑到,大家都是慢慢練上來的,要原諒新手....小弟也還是新手,跑半馬就會撞牆了....